七零年代女厂长

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203节(1 / 2)

这样到时候上了电视或报纸图片,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他们清河鸭的衣服了,顺便能为清河鸭服装宣传宣传。

安排妥当,余思雅和冯主席吃过早饭就去门口迎接客人。路明惠他们这些媒体人昨天就到了,今天要等的客人主要有两位,梅书记和黎市长。

县城近,梅书记来得比较早,不到九点就到了清河鸭养殖场。

余思雅和冯主席赶紧上去迎接他:“梅书记,欢迎光临,里面请!”

梅书记摆手:“不用,黎市长还没来吧,我在这里等他。”

“这……市里比较远,黎市长恐怕还要等一会儿。”余思雅委婉地劝道。从市里到红云公社七八十公里,哪怕黎市长坐的是小汽车,速度比较快,路上也不会停,估计也得花两三个小时,他们还有得等。

梅书记也知道这点,但他今天来就是跟余思雅谈工作,见黎市长的,进去坐着听附近几个闻风而动跑过来的公社书记拍马屁有什么意思。

“不用了,咱们随便走,我看看你们公社的变化!”

他都这么说了,余思雅也不好拒绝,便对冯主席说:“麻烦冯主席在这边接待客人,我陪梅书记在附近转转。”

冯主席乐呵呵地说:“好,这边我看着就行。”

余思雅便带着梅书记和胡秘书出了门。

清河鸭养殖场旁边就是农田,得益于养殖场的大量鸭粪做肥料,农田里的玉米杆子长得格外粗壮,叶子绿油油的,一看就生长得很好。

梅书记一边看一边说:“你们公社今年的粮食又要丰收啊,这一路走过来,我看庄稼都长得很旺盛。”

余思雅笑着说:“可不是,今年雨水好,又有咱们养殖场的肥料打底,社员的积极性还提了上去,只要下半年没什么大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肯定比去年还高。”

梅书记点头,背着手边观察边说:“上个月,市里组织了学习考察,我们也去看了其他县的庄稼,普遍不如咱们县长得好。”

余思雅了然:“他们肥料不够吧。”

粮食的丰收除了解放农村生产力,还跟种子技术、化肥的大量运用和农业技术的发展有关。

化肥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但我国目前工业不发达,化肥还没法满足全国农民的需求,目前种地大量使用的还是农家肥。辰山县自去年起建了这么多养殖场,每天产生的鸭粪就是个庞大的数字,这些鸭粪经过发酵腐熟制成了农家肥,大量运用在各公社的田里,土地肥沃了,庄稼的长势自然就好了。

其他县可没有他们这么多的天然农家肥可以用。

梅书记点头:“没错,去年光盯着将生产落实到各个大队去了,没怎么关注肥料这一块。没想到,养殖场还是咱们辰山县粮食增产的大功臣之一。”

学习考察回来后,梅书记意识到了各养殖场在辰山县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当月就开了会,不但鼓励各养殖场加大养殖规模,而且也公布了每年留30%的净利润给各公社建自己的厂子或是社员分红,以提高各公社的积极性。

余思雅也知道这点,笑道:“还得谢谢梅书记,自从你上个月开完了会后,咱们养殖场这边购买小鸭子的数量剧增,孵化车间都忙不过来,李厂长又赶紧去购买了几台孵化器回来。”

“忙不过来是好事啊,就怕没事干。”梅书记感叹了一句,留意到四周房子的变化,“才几个月没来,你们公社好像多了不少新房子。”

他斜前面就有两栋新建的砖瓦房,黑瓦红砖在一众茅草屋中鹤立鸡群。他上回来这一片都还是茅草屋呢。

余思雅循着他的视线望过去:“是啊,估计是家里有了点余钱,想改善家里的居住环境吧。”

梅书记忍不住感概:“似乎每次来你们公社都会有新的变化。”

余思雅也有这种感觉,她每次回来,公社都会有细微的变化,就像一张灰扑扑的彩布上逐渐增添了许多亮丽的色彩,让整个画卷变得波澜壮阔了许多。她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变化会越来越明显。

两人沿着清河鸭一路走到公社。

公社也有了变化,除了以前就有的供销社、肉联厂这些单位,路边还多了摆摊的人,有农民卖自留地里的小菜,还有人卖腊肉、腊鱼。最显眼的莫过于一个二十来岁的妇女背着孩子在卖衣服,摊位上摆放着几十件衣服,料子款式都很一般,但胜在便宜,一两三块钱一件的衬衣,长裤,非常受欢迎,摊子面前挤满了人。这些应该是乡下的裁缝自己做的衣服,没有标签。

余思雅和梅书记远远的看着,看了好一会儿。

良久,梅书记才说:“自从政策松动后,各地摆摊的人都多了起来,不止乡下,县里也是这样。你在省城,发现了这个变化吗?”

余思雅摸了摸鼻子:“梅书记,我弟弟就在省城摆摊卖瓜子,听说现在偷偷摆摊的人很多。”

梅书记哈哈大笑起来:“香香瓜子是吧?少年人不错啊,大手笔,捐了24000,不愧是咱们辰山县的好儿郎,什么时候也让我尝尝你们的香香瓜子?”

余思雅笑道:“下次我给你带点回来,梅书记尝尝,看看有没有给咱们辰山县长脸。”

两人就摆摊又聊到了目前正在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政策的变化让很多老干部的思维跟不上,也让很多人不确定,这个步子到底要迈多大,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余思雅也不好说太多前瞻性的东西,只是委婉地表达了一个意思,中央对外发布的政策肯定是经过各种研讨和深思熟虑的,不可能朝令夕改,大家要相信中央,相信政策,胆子大一点。

边聊边返回了医院,坐下来喝了一杯茶后,冯主席让人来通知,看到黎市长的车子了。余思雅和梅书记赶紧放下茶杯,出去迎接黎市长。

医院门口已经布置好了,整齐的椅子安放着,坐满了穿着统一服饰的烈属们。正前方就是白色五层楼医院,这是红云公社乃至附近最高的建筑物。医院大门口上面挂着一面牌匾,但被红布遮盖着。

余思雅直接将黎市长引到主席台:“黎市长你好,辛苦你了,让你大老远地来参加我们医院的开业典礼。”

黎市长看到了坐在最前方拿着照相机的路明惠和侧面举着摄像机的崔实等几个电台、电视台记者,脚步微微一滞:“你们连电视台的记者都请过来了?”

余思雅笑道:“是省委宣传部的意思,说咱们给没有工作的烈属提供工作岗位,非常具有宣传意义,就让省报和电视台、电台的同志过来报道了。待会儿还麻烦黎市长上去鼓舞鼓舞大家的士气,我这自卖自夸挺不好意思的。”

说着余思雅接过林红旗递来的稿子,交给黎市长。

黎市长一看乐了,要说什么,这小同志都准备好了,一点都不让他操心的。而且这稿子也写得很有意思,里面可是提了好几次丰宁市,还说清河鸭是在市里的领导下帮助烈属们,将功劳也记了他们丰宁市一份。

这不是给他们市脸上贴金吗?这两年,丰宁市的存在感还不如辰山县强,能够有这么个露脸的机会,黎市长哪怕明明知道余思雅这是在刻意奉承他,他心里也高兴。

“你这小同志,倒是准备得挺充分的!”黎市长接过稿子说,“我熟悉一下,我们路上耽搁了,欢迎大会要开始了吧。”

余思雅点头:“对,梅书记,麻烦你帮忙招待黎市长,我先去忙了。”

梅书记含笑坐到了黎市长身边:“好。”

在场也就他最适合陪黎市长,余思雅作为东道主要忙里忙外,这个工作肯定是交给他。

安排好了这些,余思雅再次跟马冬云确认一切都准备好了,人也到齐之后,拿着话筒上台:“大家好,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即将有378名新同志加入到咱们清河鸭这个大家庭,在这里,我代表清河鸭集团所有职工欢迎大家!”

下面响起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