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459节(第2 / 2页)

“杜医生的太太唐老师是我们医院的神经内科专家,是你认识的金医生的导师。”李晓冰继续给小师妹介绍这一家子,“他们的儿子现在和鲁老师的孙子是同学,都在北都医学院念书。”

学生能了解下老师的情况是有好处的,不说拍老师马屁,可以避免在不知情下闹出什么蛾子出来。

说来国协的人才在那几年是流失惨重。好比张华耀去了国陟,发生的时间比杜海威跑去北都三要晚一些。杜海威之所以跑去北都三,和张华耀是差不多的缘由和动机。国协那时候一家独大,顶尖人才全在国协。国协自己单位里太卷了。造成一些人在外部人员的鼓励下,出去闯另造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出来,能和自己父母齐名而且不用背负走自己父母后门的骂名。据说那会儿同杜海威一起出走北都三的还有一名女学霸,叫黎雨恩,现在同样是北都三的妇产科权威专家。

产科和心胸外科因此中年医生断层了一代,导致有点儿跟不上竞争对手进步的节奏。这是老一代国协老师们口里说的阵痛。好在吴院长上任后一直在力揽狂澜了。

其他人听着李晓冰说这些话,想着想着好像有点儿哪儿不对劲。

朱会苍扶扶眼镜说一句媳妇:“你不会是想着到时候要是在家里突然生产了,能让莹莹去叫杜海威过来帮你接生吧?”

一群人听完朱会苍的话,齐齐被吓一大跳:别了,孕妇最好乖乖在医院产房里生产最安全。

李晓冰的手捂住嘴巴快被老公的话笑死了,她真没想到这个。只能说,自己老公内心里是比她紧张上百倍。

谢婉莹只知道,李师姐肚子里的胎儿是提早入盆了,这个生产的时间真的很难说一定照着预产期走的。

有人把孩子称之为天使。天使会吹着号角降临人世间。只是这个号角声,不一定所有人能听得见。

从呼吸内科正式结束内科的实习,谢婉莹和另一位班上同学被辅导员叫了过去。

“你,谢婉莹,还有你,耿永哲,你们两个人,将去北都三的妇产科实习三个月,是否安排去生殖技术中心学习,具体实习时间段由那边老师决定。”任崇达派发通知书给他们两个同学手上。让他们两人凭借相关证件明早自己去北都三找老师报道。

再次与班上同学搭伙去一个科室实习,只是这回不同,要跨院,去其它的教学医院。谢婉莹心想,有个人陪伴是比较好的,去到北都三人生地不熟的,有个同伴相互帮扶是好事情。再说班里的同学个个都挺好,哪怕这位耿同学她以前没有接触过。

需要留意的是,任崇达对他们两人说:“潘同学的事情你们听说过了。”

第1682章 不分男女

“我们国协妇产科和北都三妇产科一样是全国孕产妇危急重症急救中心。产科医疗纠纷在各科室中排首位的。到了北都三,我是鞭长莫及,怕远水救不了近火。所以你们干什么事情都好,可能和在其它科室不同,需要谨慎更谨慎些。”说到这话时,任崇达特意叮嘱的眼神看下班上的女生,“医疗纠纷不分男女的。”

不要以为当女医生在这方面可以占什么便宜。实际上,医疗纠纷中不分男女患者不分男女家属更不分男女医生。杀医案里头,女医生被杀的比例和男医生相当。

谢婉莹明白辅导员的意思,点点头。想也知道,妇产科说是医闹重灾区,但是男性从业人员没几个,大量的医闹肯定是对着女医生女护士闹。

“明白就好。”任崇达先夸他们两人一句要在这方面孺子可教,回头再说到北都三和国协产科的区别,“那里的话,鼎鼎大名全国首例试管婴儿诞生在那边。他们的生殖技术中心是一栋楼,我们国协暂时没有他们这个规模。但是两家医院都是国家指定的危急重症孕产妇抢救中心。”

辅导员这话等同于说,国协的产科固然在自己人眼里有点儿瑕疵了,可金字招牌在身其实不逊色于北都三。唯独是在生殖技术方面可能真是落后人家北都三一大截的。国协的产科技术在行业里的人眼里可能叫做保守。在原有的领域上很出色,论激进的新技术不太敢。

整个产科领域的需求市场早已变成了治疗不孕不育与保胎为主。产妇生产时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已经大大降低。偶尔那些生产抢救爆新闻的是不能抹杀掉统计数据显示出来的趋势图。这是由于伴随国民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广泛提高,人们结婚年龄越晚,大龄孕产妇会越来越多。包括一些本来原先以为没得治的病现在得知可以治了,老百姓全跑来医院求医了,造成这方面的医疗需求剧增。国协产科偏保守的作风估计更多原因与医闹有关。

对医学生来说,实习主要是学东西,有机会的话到最先进的领域去学习无疑对学生自身具有最大的好处。到北都三学应该是好过在国协。产科可以学什么,想想宋学霖的毕业学术论文。其实很多人类不治之症是个人逃不掉的命运,从身为胎儿已经命中注定,只是人类尚未有办法去发现去解决而已。这同时是整个医学发展必须涉及的终极领域。

聆听完辅导员的教诲,谢婉莹和耿同学一块离开老师的办公室。本想和同学商量下明天一起去北都三见老师的时间,没想到耿同学出了办公室转个身自己走了。

晚上,李启安同学好心打电话来宿舍给谢同学通风报信。

“我们知道你和耿永哲要一块去北都三了。他这人吧,在我们班里算是独立独行的人。所以,莹莹,他不和你一块干活儿你不用吃惊的。他对我们是一个样的。我们原以为是他对我们这种态度是由于他是外科生而我们是内科生,结果据世华他们说,他性格本来就是这样。”

第1683章 经济效益最好的科

班里不可能说每位同学性格一模一样的。像潘世华这样闻名于世的温柔男,全班只有潘同学一个。

谢婉莹表示理解:“没关系的。”

不说医学生,在临床上喜欢单打独斗的医生数目不少。归究有些人做事的想法是,我不准备人家帮我,我也不准备帮别人。这样一来,彼此少很多被牵扯的麻烦。

其实她谢婉莹有类似的想法,无奈自己妈妈和发小吴丽璇绝对不是这种人,把她带着带偏过来了。

“莹莹,原来你不喜欢助人为乐吗?”李启安在对面惊讶地眨眼睛。想当初自己在普外二,如果没有谢同学鼎力相助,他估计连顺利出科都难了。

环境塑造人,这话绝对有道理。若不是妈妈,若不是班长和赵同学他们以及临床上热心的师姐师兄老师他们,她谢婉莹大概一样是个独行侠了。至于耿同学为什么照旧是个独行侠,九成九要从他原有的经历出发。

“他和你一样是贫困生。年年辅导员帮他申请助学金的。”李启安说。

班里必定不止她一个家境困难的学生。耿同学据说来自国内真正很贫困的地方,比她家里更穷。穷到什么地步,耿同学和班里其他同学不一样,拿到的助学金需要寄回家去的。只能说,他们辅导员任老师真心是个好老师,帮他们每个同学考虑周到。一班子同学只有她和耿同学有机会去北都三产科实习。她能去估计由于是班里唯一女生的缘故。耿同学绝对不是,是任老师给他争取的。

产科医闹是多,让医生闹心,但产科是外科里头经济收益最好的。好到什么地步,外科圈里有一句名言,没人能赚得过产科大夫。参考她的小表姨周若梅。周若梅作为产科大夫比自己老公所谓的院内第一把外科刀赚的钱要多得多。

在他们松圆地方小医院产科,老百姓里头已经默认这样一项潜规则。不管产妇是否顺产难产,孩子生出来必须给产科大夫和护士送红包叫博彩头,少则几百大则几千。有钱的送个几万不奇怪的。医生护士一天下来的红包收入远超医院给的工资薪酬。所以产科是医学生最难挤进去的科室之一。

卫生部门是三番下令医务人员不可以收红包,法规是难以管到小地方。管大佬?没必要。学术高人是不屑收红包根本不需管。

小表姨家里进口食品物品患者送丁玉海的属于少数,大多数是孕产妇家属送她小表姨周若梅的。

她妈妈孙蓉芳第一天想带她去小表姨家搞好关系,也是心思思想着女儿有一天可以进产科赚大钱。

恰好产科缺男医生,招聘倾向男医生,相对其它外科科室就业容易太多。任崇达为耿同学盘算盘算,如果能留到如北都三或是国协这样的产科,基本上衣食无忧实现阶层跨越毫无问题。

产科男医生环境不像电视里演的苛刻。普通一线产检门诊部男医生是很少的,从业人员数量少为一回事。

第1684章 老师的慰问

谁都知道产科女患者和男家属不喜欢男医生,医院也想少事儿尽可能少安排。门诊患者看到的男医生大部分是男医学生按照四大临床学科轮科规定必须来学习的。就业的产科男医生更多时候只在危急重症患者身边出现或是在手术室中出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