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456节(2 / 2)

而如今蜀国跟吴国还不曾平定,无论是庙堂是想解决拓跋部,还是西北的秃发部,又或者是南匈奴,都不是最好的时机。

其实让礼部跟兵部一同解决才是最好的办法,但是现在兵部有更重要的事情,所以只能让礼部承担更多的责任了。

裴秀听到皇帝的询问,随即沉思了起来。

“你觉得,当初太祖皇帝为什么要专门安排刘姓之人来担任匈奴各部统帅呢?”

裴秀这才抬起头来,他迟疑着说道:“臣并非是不明白陛下的想法,只是,臣怕做不好这件事。”

“哦?”

“那卿且先说说伱自己的想法。”

“无非就是易风改俗之事而已,陛下,臣是怕引起叛乱”

曹髦笑了起来,“这倒是不必那么害怕,兵部虽然有要事,但是也不是不能偶尔分心,你尽管去操办就是了,倘若出了事,就去找陈骞。”

裴秀当即起身,朝着皇帝再次大拜,随即匆匆的离开了这里。

等到他离开,张华方才走进来,他说道:“陛下,裴君虽然谨慎,可为人倨傲,让他来操办这样的事情,只怕是不会那么容易。”

“无碍裴君有小过失,但是才能非凡,他做事定然不会有什么纰漏此番迎接刘豹,你以为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对方会来的如此迅速吗?”

张华愣了一下,“那是他故意为之?”

“我们的这位尚书啊,哪怕是服散的时候,做事都没有出过纰漏,何况是如今呢?”

“他大概是早就想到了朕要让他来操办这件事,故意如此,就是想让朕另选他人。”

“哈哈哈,想要推脱,哪有那么容易呢?”

第184章 你朋友居然还能通过?

此时大魏的郡考也已经结束。

跟县考不同的是,这一轮考核的通过率极低,只有不到一成的士子们通过了该项考核。

这其实也说明了,当今天下的士子才能是真的很有限。

很多士子甚至在考核结束后大病了一场,许久都没能回过神来。

这次的考核难度让很多人顿时就清醒了,出了府就朝着自家县衙赶去,就是想要看看是否有县吏的空缺名额。

他们已经不想着要继续参考了,这个难度超出了他们的极限,他们自认就是继续苦读下去,也未必能通过这样的考核。

毕竟这次出卷者皆是郡守之类的人物,两千石亲自出题来问策治理,又有郡丞之类的出数学题,和诉讼刑法的难题,这想要通过确实费点劲。

曹髦并没有规定参考士人的年龄,名义上,任何岁数都是可以参与的。

到了这一轮,通过者普遍都是三十岁起步的人了,甚至还有个别年纪非常大的。

年轻的士人当然也有,但是不多。

毕竟这些东西不是读了书就可以的,还得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

经典的考核题不会让你写出下半句,而是直接给你几个治政难题,让你用经典上的办法去解决。

农学题也不再是考简单的农时了,直接变成了振兴一郡农桑的应用题。

在这一轮考核结束后,落败的考生们开始在县衙担任县吏,按着制度,担任县吏后,他们往后还有资格继续参考。

不过,要等庙堂再次开考才行。

而他们也敏锐的意识到,想要通过这样的考核,光是待在家里读书还不行,还得有点治政的才能。

而且,若是在县吏的位置上做的出色了,或许都不用等到下次开考,就能直接升级。

通过这一次的开考,庙堂成功的补足了巨大的官吏空缺难题。

虽然不是完全得到了解决,很多位置依旧是有空缺的,但是不会出现官衙里空空如也的情况了。

地方各地换上了新人,过去那些靠着贿赂和奉承手段来混上去的人被替换,这让情况变得确实有些不一样了。

原先的大魏,虽然开国还不到四十年,却已经有了种垂垂老矣的感觉。

庙堂臃肿无能,地方乌烟瘴气。

就犹如一個走到了末路的帝国一般。

其实这样的情况也能理解,毕竟曹魏虽然是打出来的,可毕竟是建立在后汉的基础上,后汉的很多问题,在大魏没有得到太好的解决,尽管君王们做出了尝试。

这导致大魏从一开始就有些腐朽之气,完全没有一个新生帝国该有的朝气。

曹髦这么大力的整顿了一番,倒是让帝国焕然一新。

这些新上来的人,曹髦也不敢说他们的私德操守就一定有多好,但是好歹他们是靠着自己的能力上来的,哪怕是敷衍百姓,也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办法,不会跟原先的那些官吏一样直接乱棒打出。

何况,这些人都有继续往上走的想法,过去的小吏,他们没有出头的机会,他们担任小吏大概也是为了在地方上办事方便,谋取利益,故而对百姓们下手是非常狠的。

如今大概会收敛很多。

而通过郡考的那些人,此刻也分成了两批,一批人是决定安心在郡里做事了,还有一批人则是想要继续一步,看看能不能一路走到皇帝的面前。

太极殿内,司隶校尉王经肃穆的坐在一旁,给曹髦讲述着司隶地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