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士

第493节(2 / 2)

陈堪下令了,云娘虽然不理解,但还是果断的执行了陈堪的命令。

迅速的召集了恒丰号的所有账房,开始进行查询。

陈堪的目标很清晰,只需要各地修建宫观与寺庙的水泥供应的账本,一般商号对于单独的客户都有单独的账本。

所以很快,陈堪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两百多本账本。

每一本账都代表着一座寺庙或者道观。

也就是说,自从朱棣上位之后,已经陆陆续续的下令在大明各地营建了两百多座寺庙与宫观。

“奇怪~”

云娘随手翻开了几本帐,脸色一下子就变得古怪起来。

“怎么了?”

陈堪凑过去,伸手接过云娘正在翻阅的账本。

云娘回道:“这些账本大多都是半年前,有些甚至是一年前的。”

陈堪疑惑道:“这有什么问题吗?”

“有问题,咱家的账本一般都是实时记账的,周期最长不会超过三个月,这还是因为信息对账在路程上需要时间。而这些账本时间都很久了,这意味着朝廷在建的这些宫观寺庙已经有半年,甚至一年没有从咱家购买水泥了。”

云娘面露疑惑之色,朝廷在全国修建的大大小小的宫观不下两百处,没道理不使用水泥这种便宜又实用的材料。

陈堪迅速的反应过来,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下来。

这说明他的猜测成真了。

那么多宫观寺庙,不可能在那么短时间之内建成,如果这些宫观寺庙不再购买水泥,那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停工了。

停工的原因也很简单,朱棣不再继续出钱支持佛门与道门修建寺庙与宫观,僧人与道人没钱了,自然也就停工不修建了。

心中的猜测得到证实,陈堪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

永乐四年的时候,朱棣主动将内库控股的银行与国库合并,并交给户部运行,当时陈堪还以为是朱棣要在朝堂上掀起新一轮的清洗。

但等了许久之后,朝堂上也没什么动静,陈堪也就不再关注这件事情,只当是朱棣意识到了内库握在皇家手里的危害。

但现在,陈堪终于明白了。

朱棣那根本就不是良心发现,而是在暗戳戳的捅刀子,只是这把刀子没有捅到朝堂之上,而是捅到了佛道两宗的心窝子上。

如果陈堪没有猜错的话,早在两年前,朱棣就已经停止了对这些宫观与寺庙的资金支持。

而这些寺庙宫观还能坚持到半年前才停止从侯府购买水泥,完全是因为这一年半他们用的是自己的钱。

而现在,他们自己的钱估摸着也见底了。

这是一个阴谋,一个巨大的阴谋,朱棣真正的目标不是要尊佛或者尊道,而是看上了佛门与道门隐匿的人口和土地。

早在元朝至正年间,佛门与道门手中便掌握了大量的土地与人口。

许多百姓为了避祸避税,不得已将手中的土地献给佛门或者道门,他们则是主动成为了佛门或则道门的俗家弟子,替宗教种地以求温饱,更有甚者干脆直接遁入空门。

其中最有名的人,便是太祖爷朱元璋了。

但这些土地与人口,是不在朝廷的田土册印之上的。

到了洪武年间,由于太祖爷曾经在皇觉寺出家为僧的原因,佛门更是大昌。

整个大明的佛门败类都趁着这个机会疯狂敛财,田土,金银,人口,他们全都来者不拒,更是趁着大明的宝钞滥发贬值期间,大放印子钱。

许多人还不上寺庙的高利贷,只能委身为奴或以田土抵债。

道门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只不过道门毕竟是本土教派,许多事情上做得要含蓄得多。

这样的情况一直到了建文年间,才慢慢的有所好转。

因为建文年间宝钞已经沦为了废纸,宝钞的信用彻底在百姓之中破产,百姓们回归了以物易物的原始方式。

既然是以物易物,直接跳过货币这种东西,寺庙和道门便也没了从中取利的机会。

但到了建文年间,佛门和道门已经捞得盆满钵满,隐匿于佛门和道门旗下的田产和人口更是不计其数。

那些田土和人口,已经足以让他们奢侈的过活几辈子,所以他们才逐渐放慢了捞钱的速度。

想明白这些之后,陈堪只觉得通体冰凉。

张三丰那句话,现在回想起来,与其说是告诫,倒不如说是警告。

朱棣大张旗鼓的大修宫观与寺庙,给天下人造成了他非常崇敬佛道的错觉。

然后又在关键时候撤掉对佛道两门的资金,给他们来了个釜底抽薪。

这些宫观与寺庙,朝廷不建了,那道门和佛门要不要接着建?

如果建,佛道两门不事生产,这么大的烂摊子,去哪里搞钱来收拾?

如果不建,天下人都看着呢,你建到一半不建了,在民间的威望定然要跌倒冰点。

所以佛道两门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建。

但建着建着问题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