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209节(1 / 2)

霍善和刘彻分享自己从别处(李时珍处)听来的职位,说是叫什么摸金校尉。

摸金摸金,就是掘人坟墓,把底下的金子拿出来花!

谁的坟头修得最大最好、埋的陪葬品又多又值钱,那可就有福了,摸金校尉带人来把你坟给掘咯!

这一点,我们的孝文皇帝就很有先见之明,一直强调下葬的时候要薄葬,孝期要“以月代年”,丧葬事宜能从简就从简。

可惜天下人不肯学习我们英明神武的孝文皇帝,还坚定不移地相信儒家那套的必须厚葬以及超长孝期说辞!

尤其是这些年来随着孝廉制度的推广,厚葬之风更是蔓延到各个阶层,宁愿全家人吃糠咽菜也要给亡者筹备远超于正常丧葬规仪的葬礼,以此证明自己是符合孝廉举荐条件的大孝子。

不像我们墨家,从来都是薄葬支持者!

真要有不长眼的盗墓贼费老鼻子劲挖开咱墨家人的坟墓,浪费的是他们自己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已经把自家茂陵修了二十来年的刘彻:“……”

很好,又是感觉自己被指着鼻子骂的一天。

刘彻觉得自己修茂陵的想法没什么不对,如果能让他选,他首选的当然是长生不老当神仙去;要是实在成不了仙,他也得保证自己死后能和生前一样能尽情享受美好生活。

所以他先往自己的茂陵里存点好东西有什么不对?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真正的聪明人,应该考虑得比别人更长远才是。

见刘彻一脸“朕的想法绝对没有错”的坚定表情,卫青从旁搭话:“按照我们大汉刑律,对于这种掘人坟墓的做法可是抓得相当严厉的,早便有规定‘发墓者诛,窃盗者刑’,和杀人以及拐卖人口同罪,一旦抓到就会处以极刑。摸金校尉这种官职,在大汉是不可能存在的。”

霍善来到江夏郡大半年,已经把刑律熟悉了大半。

听卫青的意思是刑罚这么重厚葬就是安全的,霍善顿时就来精神了,兴致盎然地和卫青辩论起来:“如果处以极刑就能杜绝这些事的话,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干杀人和拐卖的勾当呢?”

律法固然可以起到震慑罪犯的效果,可要是只需要定个律法就能杜绝对应的行为,那无疑是不可能的。

发墓的犯人霍善目前还没有接触过,但杀人和拐卖的他还是碰上过的,有的是有预谋的图财图色、认为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脱罪,有的则纯粹是怒气上头冲动杀人。

这说明哪怕是最严酷的刑罚也无法真正杜绝这些行为。

只能尽可能减少犯罪而已。

所以哪怕没有摸金校尉,盗墓也是很可能发生的!

到时候就看谁的墓更遭人惦记咯。

卫青:“……”

刘彻:“……”

怎么感觉这小孩说起话来这么讨打?

霍善感受到来自刘彻身上散发的危险气息,二话不说起身拉着他爹表示他们要去日常巡城了,暂且失陪!

说完还暗示霍去病赶紧抱上他跑路。

霍去病能说什么,霍去病只能麻溜捞起娃跑了。

刘彻只觉霍去病这小子越来越不像样了,以前多稳重一个人,有了孩子以后那是愈发往宠娃狂魔的方向发展了。

见父子俩一溜烟消失在门外,刘彻不免思量起霍善的话来。

大汉人都爱黄金,从货币、器皿到各种装饰全都得用上金灿灿的金子才舒服,霍善的考虑也不无道理。

要是黄金都被那些个大孝子埋进他们父母的墓里去了,市面上的黄金岂不是越来越少?一代两代还好,要是代代人都这么埋法,怕是连朝廷都没金子可以赏赐人了。

还是要鼓励他们在父母生前多给他们花钱,别都花到地里去!

生前花的钱朝廷还可以抽税,埋进地里那可真是永无再见之日了。

看来提倡薄葬还是很必要的。

税不税的不要紧,主要是希望天下父母老有所养,而不是死后才变成儿女彰显自己孝顺的工具人!

刘彻把自己考虑的事讲给卫青听,问卫青有什么看法。

卫青:“……”

卫青能有什么看法,他的看法是他爹死了他都不想出席葬礼,哪里还管他厚葬还是薄葬。

可刘彻自己都迁了好几批人去供奉茂陵了,他提倡薄葬有人会听吗?

不过既然攀比父母葬仪这种坏风气是孝廉制度的赠品,那么把孝廉制度考核方向从事死转为事生,那些在父母生前对他们不管不问、父母亡故后却过度在丧仪上下功夫的假孝子统统给他们来个倒扣分,应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厚葬风气了。

至于达官贵人想往自己墓里藏金银珠宝,这就没什么办法了,毕竟刘彻自己都不愿意放弃往自己墓室里多塞好东西的想法。

刘彻听得直点头,最好是从他以下人人平等,所有人敢搞厚葬统统倒扣分。

另一边,霍去病还真带着霍善出去遛弯。

霍善也不算欺君,每次霍去病休沐日过来看他,都会带他绕着西陵城巡上一圈,看看有没有谁敢在他们父子俩眼皮底下作奸犯科。

偶尔霍去病来得早,还能带霍善出城去巡视乡里,也算是他们的日常亲子活动。

等到离太守府远了些,霍善才和霍去病说起自己的新念头:他想搭个戏台子在庙会上唱戏,找苏轼和袁枚他们帮忙写几出《真假孝廉》《曹操发墓》之类的戏文,庙会时搬到戏台上演给百姓和刘彻他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