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夕阳落在他那双饱经风霜的眼中,也不知留下了多少人生况味,还有岁月和风尘的痕迹。
一声长叹中更不知饱含了多少人生况味和世事沧桑。
就在他转身要走的时候才发现,另一边也正有一个老人静静的矗立了在一座墓碑前。
两人相互间远远的凝望一眼,然后慢慢的相互走近。
这两个老人一个是叶卫国,一个是武建章。
这对经过战争和岁月洗礼的老伙伴在此时此地相遇,比平时多的只是一个无以言表的苦笑。
“你也来看儿子了。”叶卫国道。
武建章抬头望天:“是啊,十八年了,人越老就越害怕孤独,有时候我常常在想,要是他还活着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叶卫国也看着满天红霞,幽幽的道:“你后悔当初亲手杀了他?”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可作为大清国的创始人,努尔哈赤又为何会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
想当年努尔哈赤起兵之际,大儿子褚英刚刚4岁,由于母亲早逝,年幼的褚英便一路随着父亲奔波于刀光剑影之下,随父亲征战南北,练就了一身武艺,这让他的性格里面阳刚与霸气占据了过多的比重,而柔情与随和几乎无处可觅。
褚英19岁的时候首次带兵打仗,率兵征东海女真安楚拉库路,收取20多个屯寨的部民而回,被赐号洪巴图鲁。
接下来的几年中,褚英的地位开始迅速上升。
然而褚英的汗王之位并非自此一路坦途,他性格孤傲、专横,心胸狭隘,努尔哈赤深知长子的毛病,但看在褚英功绩累累且骁勇善战,让其执掌国政,并希望褚英能够在揽得如此大权后,改掉心胸狭隘这一缺点。
然而事与愿违,褚英执掌国政后,强迫四个弟弟向自己立誓:不得违抗兄长的话,更不许将兄长所说的各种话告诉父汗。还声称:凡与我不友善的弟弟们,以及对我不好的大臣们,待我坐上汗位以后,都要把你们处死。”
太子之位素来是政治利益争夺的焦点,而褚英原本深陷泥潭,不但不以有效手段维护自己的声望,反而以恐吓、威胁的方式强迫自己的四位皇弟及五大臣屈从。
事实上,四位年纪尚轻的皇弟姑且不论,努尔哈赤的五大重臣就对此难以容忍。毕竟他们自努尔哈赤起兵伊始便开始辅佐,努尔哈赤都视他们为兄弟骨肉,礼让有加,他们是真正的开国元勋。然而褚英年纪轻轻却这般轻狂,换句话说,这是一场新权贵与旧权贵之间的较量。
不久,褚英的上述言行被告发,努尔哈赤深知褚英弊病,便也怒褚英不争,为了服众,努尔哈赤开始逐渐削弱了褚英的权势,如此更加激发了褚英的极大不满。
褚英开始敌视父王,结交党羽,伺机报复。
当努尔哈赤与诸弟出征时,褚英主谋,写诅咒出征的父汗、弟弟们和大臣们的咒语,对天地焚烧,还扬言:希望出征之师被击败。
事后,一个参与此事的僚友因恐惧而留遗书自缢,其他几个参与者见势不妙,便一起向努尔哈赤坦白。
听闻此事后,努尔哈赤震怒了,监禁褚英于牢中。
然而被囚禁后,褚英并未因此悔改,而是在牢狱之中愤愤不平,并且对父王以及弟弟们的诅咒日益加剧。
原本人际关系不佳的褚英的上述举动被一一反馈到努尔哈赤那里,见褚英始终无悔改之心,努尔哈赤最终将其处死。”
说到这儿,他顿了顿又说:“努尔哈赤当初做错了吗?当然没有。可就算他那样宏图伟业的人物到了晚年的时候也常常会为自己的儿子伤感落泪,加上后来宁远城的大败,才让他抱病死去。努尔哈赤尚且如此,又何况是我辈。可是,我没想到历史居然会如此相似,当初努尔哈赤的悲剧竟会一成不变的复制在了我身上!”
叶卫国不无感慨的道:“是啊,人生苦短,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天不遂人愿,就像努尔哈赤和褚英一样,当初守业和锦天都是我们最看好的儿子,可是到头来他们不仅辜负了我们的期望,反而会为了一己之利居然图谋自己的父亲。
老伙计,有时候我常常在想,在事业上我们无愧于国家和人民,可我们都不是一个好父亲,守业和锦天会走到那一步难道就和我们没有关系吗,看来最该死的人不是他们,而是我们。”
“你说的太轻巧了,我们这把老骨头不是自己的,而是国家的,想死还不简单,只有咬牙活着才是最难的。”
他们面对满天夕阳负手而立,这两个可以决定这个国家命运的老人,此时此刻心中没有家国天下的豪情,有的只是眼前路身后身的感叹。
就在这时,不知从何处飘来一声悠长的琴弦。
两人互相看了眼,再一看四下里苍茫一片、空寂无人!
随后,又是一声琴声,曼妙悠长,好似一声美人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