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为奴

第76章(2 / 2)

话题不知什么转到了航海,以及西洋目下各国政体,沈徽听闻英吉利现任君主是位女子,登时觉得新奇,“你们国家倒是允许女人当政。”

乔治点头说是,“在鄙国,我们实行的是继承制,女人也有顺位继承权。说到国家决策,其实很多都出自内阁议会,君主只是个象征,因为民众需要,真正治理国家并不是靠她,依贵国的话说,就是群策群力,少数须要听从多数。”

沈徽嗯了一声,神情若有所思。清和真人最是乖觉,见涉及这类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忙不动声色将话题引向旁的内容。

容与正对这个感兴趣,乔治的出现,勾起了他对外界事物的好奇,愈发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发展成什么样,单看航海和武器,的确已和后世有几分类似。

“不知先生远道而来,有没有带些贵国书籍来可供学习交流?”

乔治从怀里取出一本袖珍小书,“这个是圣经,还有一些最新的关于生命哲理的书,还有一些演算天文类的,本人对这些一直都很有兴趣。可恕我直言,我来到贵国,也翻看过一些经典,发觉贵国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却对自然、科学涉猎不多,似乎更偏重一些为人生处世的哲学,连数理,物理等方面知识都很少。不知贵国人是否对这方面不感兴趣,以至于很多事都停滞不前,也没有新的发现创造来推动社会进步,好比……到现在连武器都是从我们西洋那边购进。当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贵国地大物博,实在要了解和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容与看了一眼他手边的圣经,颔首笑道,“你说的不错,可也不全对。中国人历来偏好研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对人和物,人和自然的关系不甚关注。所以缺乏改造自然的愿望,这一点时至今日,确实应有所改进。但从古到今,中国从不缺乏开拓先驱,譬如造纸术,就是始创于中国,至唐玄宗天宝十年,一个叫高仙芝的将领与大食国交战,他麾下工匠中有会造纸的,战后这些人流入当地,造纸术便从大食流传开去,西洋诸国得此技艺,才能使得这本经典为更多人了解学习。”

还有后半句他没说,中世纪欧洲因为纸张稀缺,那时的圣经都是写在羊皮上,羊皮厚实沉重不方便携带,因此并不利于教义普及。直到造纸术传入,终于改善了这一局面。而西方人大抵思路和中国人不同,传圣经的结果不是全民尽信,而是有了造反基础,继而开始轰轰烈烈的宗教革命,以此推动政体和全社会的改革。

这样一个源自于中国人发明的古老技术,却远渡重洋帮助西方人推动起改革的巨轮,是缘分使然,还是日后劫难,确是有些一言难尽的玄妙。

这厢乔治听得很认真,半晌竖起拇指,“原来这位厂公大人学识不凡,博古通今,我刚才是在真人面前班门弄斧了。”

他似乎很爱笑,夸赞人时又露出灿烂的笑靥,沈徽在一旁看着,见容与被称赞,心里自然与有荣焉,可不知为什么,他就是有些看不惯旁人对着容与那般傻笑,特别是那双眼睛还乌溜溜的,总是盯着他的爱人看个没完,简直不知所谓。

皇帝一时气恼,脸上不免挂相,清和真人察言观色,连忙匆匆结束话题,寒暄几句带着乔治起身告退。

人都走了,沈徽转头看向容与,“你怎么来了?山里头风大,也不多穿件披风,还一个跟着伺候的都不带。”

容与懒得理他这股子蝎蝎螫螫的劲儿,愈发迎风笑道,“春暖花开,晒晒太阳也好,不是说来休养么,难道成日躲在屋子里就算好生作养?”微微一哂,他转口问,“怎么想起召他们来?是有什么布施要做,还是万岁爷从此打算崇道灭佛?”

沈徽轻咳了一声,“做什么要毁一样,再抬举一样,让他们自己竞争去才好,老百姓爱信哪个是他们的自由。反正庙堂上信的永远是儒道。好比世家和新贵,且让他们自己较劲,一派制衡另一派,不比自己出手更省力。”

说完又凝目看他,“你觉得方才那洋人说的有道理么?灵魂到底存不存在?”

当然存在,不然林容与如何能穿越时空来到他面前,可容与从心里不愿谈及这个,只道,“才说儒家,就妄议鬼神。你还风华正茂呢,说这些倒不怕显得暮气沉沉。不想这些了,我有正经事跟你说。”

沈徽忙做聆听状,见容与微微笑着,缓缓开口道,“那人的话其实不错,细想想自有科举以来,一贯不注重明算。我曾经听人说过,西洋人建船建炮,远渡重洋,都是从重视明算开始。一个国家和人一样,无远虑必有近忧,一直都说国朝幅员辽阔,疆土广袤,可历朝历代还不是靠天吃饭,一场天灾下来就成灭顶之患,倒不如想办法改造有限的环境,也就是方才说的,改造自然。第一步,不妨先从科举增设明算开始。”

沈徽想了想,立时明白个中关隘,“是有些道理,怨不得我们做不出那样的枪炮,倒让西洋人抢了先,这不是什么好的信号。不过万事开头难,此时从头做起,还须拟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出来。”

“不破不立,总得有人先行这一步,你也看到那些红衣大炮了。长此以往,咱们难免落了下乘。人家能远渡重洋,从宣传教义开始,咱们呢,也该出去走走看看,多开拓眼界。倘若别人有好的,不妨先拿来,再根据实际慢慢改良,也未为不可。”

想起晚清的洋务运动,想到那些公派流洋的学子,容与决定试用拿来主义,“咱们不能太故步自封,是时候放眼看世界。想想那些荷兰人渡海而来,所为的不过一个利字。这么大一个国家,物产富饶,迟早会有人惦记。内部要安定,外头也得防患于未然。”

他洋洋洒洒的说,沈徽心里赞许,眼睛里全都是笑,却不说话歪头看了他半天,直把容与弄得十分茫然,握了他的手问,“怎么了?”

“我是瞧你气色好,看来心情也不错。”其实他很惊喜容与肯出谋划策,听其言谈,他更肯定,容与心里还惦念着安邦治国,那就是仍有放不下的责任。

他了解他,林容与从不会推卸责任,虽谈不上有野心,却有着很实在的理想抱负。可惜前阵子被诸多琐事闹得身心疲惫,整个人都有些恹恹的。纵使百般讨好照顾,也不曾让他真正开怀,想不到见了个洋人,相谈一会儿罢了,居然再度神采熠熠生辉起来。

回想那个叫乔治的夷人,模样倒也称得上英俊,年轻斯文,彬彬有礼,可他看容与时眼中流露的惊艳,委实让人生厌!

暂且按下懊恼,沈徽和悦的说,“本来想教你养身子,倒操心起这些了。你说的有道理,回头细细拟个折子,交内阁议一议,原说水师学堂要负责研制咱们自己的红衣大炮,也是时候从中挑选点合用的人才。”

这正和容与心意,可见彼此是想到一起去了,心下轻松,他也就没留意沈徽那点子不悦,“你也差不多该回銮了,这都出来近一个月,小心回头再要避暑找不着借口。”

沈徽仰头笑起来,其实是被他的好心情感染,半晌才观察着他的神色,轻声说,“这阵子觉得膝盖好些了没?我怕你回京不痛快,要不,你在这儿再住些日子?”

“哪儿来那么多不痛快,好好的,你在哪儿我就在哪儿。”容与没说谎,至少目前还是这样想,顿了顿,他试探着问,“回头真派人出洋,我跟着一起如何?正好替你看看,外面的世界什么样。”

沈徽登时眉头一皱,“不行!万里迢迢,万一出什么事呢,外夷的地方有那么多可看?语言又不通。是你常说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不能放你去那么远的地方。”

他有点负气,想着刚才还说自己在哪他就在哪,原来都是哄人的话,郁结的不安又涌上来——或许容与还是厌烦了,其实也难免,他为人风雅温润,除却那些自命清高的,朝野上下不少人都愿意与他交好,他有朋友、有本事、心胸开阔、眼界不俗,想要出去走走看看再合情合理不过。

连王玥那厮都不止一次冒着惹怒他的危险,暗示说什么愿与林公一道巡边、巡海防,林公亲自主持水师学堂,如今已是蓬勃兴旺,兵部拟大举选拔人才,也请林公一并掌掌眼……

这会子真放他出去,何愁不混得风生水起。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才定要强留他在身边。

可自觉了,反省了,不代表就能改正,沈徽不同意,甚至口不择言起来,“别以为洋人是什么好东西,也就皮肤白些罢了,小白脸似的,看你那眼神儿就不对。鼓吹什么异端邪说,朕早晚禁了他们传道……”

话还没说完,容与已默然把手从他掌心抽了出来,一脸不悦,像是带着些怒气,蹙眉看着他。

“你……你别生气,”沈徽慌了一慌,忙陪着小心找补,“我不是说你怎样……”

一阵手忙脚乱的,想去握容与,却见他双眸如寒星,清清冷冷,那手顿时僵在半空,迟疑着没敢下落,“我真不是说你,你别多心……”

容与板着脸,直勾勾看了他一刻,忽地轻笑了下,扬脸问他,“你当我什么人都能就和的?”

那似嗔非嗔的模样,看得人心下满是活泼泼的雀跃,沈徽忙不迭点头,“我知道,我知道,你看得上自然只有我一个,是我说错话了,你别在意。”

这回可算敢去握容与的手了,他笑道,“这么着,我都听你的,明日就回宫,咱们先把今儿说的话落实,等安排妥当再议你出门的事。”

翌日皇帝果然摆驾回銮,入禁中第一件事,就召来太子的老师楚铎前来问其课业,得知沈宇在东宫思过态度诚恳,楚铎又为其说了不少好话,沈徽面色稍霁,但依然没有召见太子之意。

倒是隔了几日,贵妃难得的前来求见,颇为情真意切地,替自己养了几年的太子求一份恩典。

沈徽不置可否,容与也没再多问,谁知到了晚间,他在房中才洗漱完,却见御前服侍的人跌跌撞撞跑来,脸色煞白声音发抖的说道,“请厂公快去瞧瞧,万岁爷晕过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啰嗦一句,天宝十年高仙芝在哈萨克斯坦一带兵败,对于盛唐举国上下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历史教科书也不怎么提,局部小战争而已,败了就败了。但这场战争是历史转折点,牵扯出一连串的事件,直接影响包括胡人对大唐政权不服,几年后有了安史之乱,连带整个国运都开始走下坡。

而这场战役在世界史上影响不小,很多世界史的书上都会提及,包括高麾下的工匠将造纸经由中亚传入欧洲,产生的是划时代的影响.

第127章 侍疾

沈徽毫无征兆的晕倒在寝殿,吓傻了一众乾清宫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