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昌文我已去见过了。”齐春锦皱了皱脸,道:“有三个我这样大,齐……唔,说他一餐要吃十八碗饭。”
其实宋珩说的是一顿吃十碗。
但齐春锦想了想,免得母亲听了自己要和齐王定亲,听完生气。便悄悄往上头又添了八碗。
“若是嫁了他,我只怕饭都要吃不饱。”齐春锦苦着脸道。
傻姑娘,哪里是吃不吃得饱饭的事。
王氏都快落下眼泪了。
“他长得还极丑……”齐春锦说罢,又悄悄看向齐诚,小声“呸呸”,“背后议论他人,不该的。”
素来正直教导女儿不得背后诋毁的齐诚,怒声道:“这等丑八怪,怎配娶我女儿?”
“于昌文我是听过的,酒色之徒!”齐诚越说越气,满面涨红,像是恨不得立时登于家门,将那个于昌文拖出来打死。
齐春锦弱弱又插声道:“于是我便想,若是我先嫁个人,是不是就能躲过他了?”“齐王就很厉害,于昌文肯定要怕的。”
岂止于昌文要怕,便是太后也要怕的。
齐诚摇头道:“虽说在爹爹心中,锦儿是天下第一好的。可这齐王,年幼封王,文武双全,天底下哪个女子不想嫁呢?却为何到如今还未娶亲?有传言,说他心中早有倾慕的神女。锦儿就不必想了。”
王氏听完都禁不住纳闷,难不成先前是她想岔了?齐王对她女儿并无意,反倒是锦儿一厢情愿要嫁给齐王?
齐王心中有倾慕的人?
齐春锦暗暗在心中摇头,并不细究。
她清了清嗓子,语气却还是细弱的:“那,若是齐王登门来,就如母亲说的那样,说亲纳礼……”
齐诚怜爱地摸了摸女儿的脑袋:“锦儿莫去想这些了,爹爹一定为你想法子。但凡是锦儿不肯的,管他谁指婚许配,太后也好,谁人也好,爹爹拼命也会想法子的。”
齐春锦暗暗叹气。
哎呀。
她都说了嫁给齐王了呀,爹爹怎么还要拼命?
此时马车却是停住了,车夫的声音传来:“老爷,太太,咱们到了。”
永安宫。
一个老嬷嬷提着裙摆,快步走来,等到了太后跟前,忙屈身行了礼,压低声音道:“这两日太皇太后总宣进宫来的是安阳王妃……”
太后猛地攥紧了手中的帕子:“她传安阳王妃作什么?”
老嬷嬷也皱着眉,低声念道:“是啊,昔年安阳王府上乃是先皇近臣,曾有王士孝等人跪请齐王登基,安阳王却力扛之。如今怎么……怎么……”
太后挥退了身边的宫人,揪紧了帕子:“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这其中早晚要起变化……”
一旁另一个嬷嬷却是骤然出声道:“是为齐王的婚事罢?”
太后脸色微变:“难不成他们也瞧上了王家的姑娘?”
嬷嬷道:“太后还记得将那个齐姑娘传到跟前来那日吗?”
怎么不记得?
提起这桩事,太后都觉得没脸。
太皇太后老成精了,在众人跟前给她没脸都给得不动声色。到底是舍不得交出手里的大权,这是在打压她呢。
“那日太皇太后问她姓名,似是第一回 见,但开口却又是百般夸赞,又命人取凳子、点心来给她,不叫宫人怠慢了她……那齐家是个什么人家,哪里担得起如此大礼?”嬷嬷道。
是啊,正因如此,太后才更觉得心头窝火。
这不是拿一个毫无家世的小姑娘抽她的脸么?
嬷嬷急声道:“这分明是齐王瞧上那齐姑娘了,一早与太皇太后通了气儿,这才有太皇太后的回护。安阳王妃是诸王妃之中,位置最高,声名最好的。您忘了么,您原先也是想请安阳王妃去王家纳礼的么?”
太后惊愕道:“那齐春锦年纪比齐王小,辈分也矮上一辈……这……”
“古时还有侄儿娶婶婶,叔叔纳侄媳的哪。太后莫忘了那日于家人来,说是齐王殿下身边跟了个姑娘。”嬷嬷又道。
“……”太后抿了抿唇:“且看安阳王妃之后往何处去了就是。”太后始终觉得放心不下:“不成,皇帝的婚事也拖不得了。齐王一旦有了后……”
太后未将话说完,嬷嬷却已会意,跪地应了是。
“若真是去了齐家,岂不是叫齐王抢了先?哀家还想着叫安阳王妃去给王家做个脸呢。哪里又挑得出比安阳王妃更合适的人选来?”太后心头那股气一下又不顺了。
“哀家的儿子是皇帝,皇帝合该娶这最贤淑的女子,用这声名最好的冰人。”
“可若去的是王家……”来报信儿的嬷嬷不由出声提醒道:“那可就来不及了。”
“是啊。”太后面色微沉,“罢了,也不必一定是安阳王妃,只管先将王娴定下。哪怕皇帝不纳王娴,也决不能成了齐王的人。拿哀家的令牌,去传广平侯夫人。”
“是。”
太后哪里晓得,这会儿安阳王妃还在坐冷板凳呢。
若是原先齐家的下人,没见过这等贵人,肯定要吓得手足无措。只是如今跟随二房住进来的下人们,早已见过齐王这等尊贵人物了,又接过来自岳王府的马车,一个安阳王妃,倒不算如何厉害了。
底下丫鬟有条不紊地送了茶水、点心上来。
安阳王妃正想着,这样一户不起眼的人家,难怪被太皇太后看中,原来都是些不卑不亢的人物。待她端起茶杯,揭了盖子,扫上一眼便不声不响搁了回去。这茶叶不比大红袍香馥郁,不比白毫银针如银似雪,更不及龙井鲜嫩清高……想是一两银子都不到便能称一大捧的茶。如此可见,齐家果然还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