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分卷(122)(第1 / 2页)

人心一旦有了嫌隙,看人的眼神自然会带上怀疑。

这个说你们部落前一段时间似乎卖了不少羊给汉人,那个说你老婆的姐姐好像嫁给了汉人,还生了几个娃,这个抖着腿回击你们前段时间送过去的大车车轴印特别重,不像是只装了裘皮,是不是还卖了什么禁售品?

当下掀桌的、怒斥的、拔刀子的全出来了。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大家不欢而散,纷纷表示既然你不相信我,我还不信你呢,万一哪次打谷草的时候你在我背后捅刀怎么办,拆队拆队。

别看这些人喊冤喊得大声,其实大家多少都有些色厉内荏。

这些年,大明通过不少归附部族和草原上的部落谈起了生意,大明出售给他们草原上稀缺的盐巴,他们给大明运送开采出的煤矿。

自家的草场不产煤?没事,极北之地的邻居有啊,他们完全可以将大明这儿的盐巴带去北边采购煤炭,再拿来卖给大明,虽然路上是辛苦了些,巨大的利润下还是有不少部落走了这一趟。

但是煤炭本身就是草原上的重要资源,将草原上的煤炭卖给大明这件事在被发现没过多久后就被严令禁止了,然而游牧民族天生喜好自由,大草原无边无际,有本事你来抓我啊。

于是,不少部落都开启了你抓我逃的走私生涯。

大明的谷草越来越不好打,但是钱却越来越好挣,坦白说,大家在被打回北方前都是做了好几代的官老爷,那被美酒和美食养出的肚腩可不是用来重新拿起刀马的,走回老祖宗的路,难呐,还是做生意更方便。

不得不说,在统治汉族的一百年时间内,这些耿直的北方大汉们多多少少还是有被汉文化中的一些糟粕给玷污了的,这种阳奉阴违的事,在以前大部分部落都不会干。

至于那些归附大明的部落是不是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打探了他们的消息,亦或者是利用了他们嗨,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难得糊涂,有些事想得太清楚就没意思了。

而且现在的大明的确是强啊,中央军都被打得丢盔卸甲,更何况我们这种可怜弱小的小部族呢。

战力分散还好,人心散了的草原部落如何能够抵抗万众一心又有亲王们亲自压阵的明军?

接连两年,大明都达成了让南下劫掠的残元部队零收获的成就。而这让明军骄傲的战绩对于草原上的游牧人来说却是致命的。

在寒冷降临的时候,草原上的不少部族都遭了灾,失去了汉人米粮谷物支持,大批的牛羊冻死饿死,缺少粮食而饥饿的部族向着隔壁的邻居挥起了屠刀,但还没等他们为了收获而喜悦,转头就发现自己的营地被抄了。

老人和留守的族人被杀,老婆孩子以及牛羊被抢,留给他们的就只有被点燃的帐篷。

那明亮色的火焰在冰雪之中,能让人的血管都冻住。

去年一年冬天,边疆屡次告急,巨大的战争开销和粮草需求让洪武帝不得不下令允许死罪以下的囚犯通过向北输粟的方法自赎其身。

此法一出,原先关在牢里唉声叹气捉老鼠玩的囚犯们顿时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争相北上。

自己有力气的就戴着镣铐往北面搬粮,没力气的就让家人雇人北上,靠着大明庞大的犯罪人员以及他们自救的激情,大明边防一整个冬天的粮草就没缺过。

在有粮草的情况下,大明的汉子们就没怕过打仗,激战最酣时,北边的几位塞王纷纷撩袖子提刀子上了关隘,木白的三叔,镇守太原的朱棡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中卸下了甲胄和上衣,光着膀子和攻城的贼子对砍。

据说在冰天雪地之中,他三叔身上散发出的热气竟让漫天飞雪在靠近他之前融化,一时成为边塞美谈,备受激励的防守兵士们更是爆发了强大的战斗力,硬生生将如饿狼般凶猛的北元势力压回了草原。

但这并不是结束,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过了一个冬天,青黄不接的春日时节草原上的邻居必然会发一波疯,因此正月刚过,洪武帝就点了包括傅友德在内的一公二侯领兵辅助燕王备战北平。

北平是北部防线地势最为平坦之处,也是最方便骑兵猛攻之处,靠着丰富的战斗经验,朱元璋认为经过一个冬天减员的草原邻居必然没有实力去攻打有长城有天堑防御的诸多关隘,他们唯一胜利的可能就是集中力量攻打北平。

而对此,北平的塞王燕王朱棣早已摩拳擦掌等着邻居来挑战。

当然,老朱家也不是每一个皇子都那么能干的,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木白的五叔朱橚。

和他的同母兄长朱棣不同,封地为开封的周王是个实打实的文化人,一手诗词更是一绝,除了太子朱标外,朱橚是实打实的学霸。

但也因为儿子的战斗实力不强,在决定封底的时候,洪武帝将他安排在了开封,在地理位置上,开封北有天堑黄河,也不靠近北部主要战线,黄河虽然容易泛滥,但不发水灾的时候也是个粮食主产区,靠着水网,也算是中部地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对这个文艺范十足的儿子,洪武帝唯一的要求是让他做北方塞王的后援,万一打起来就往北边送个粮食,可谓是相当照顾了。

但让洪武帝没想到的是,洪武二十二年,也就是蓝玉攻到捕鱼儿海的第二年,元军发动了报复性猛攻,边关接连告急,因此,奉命输送粮草的周王在一次送粮过程中直面接触了猛攻边关的元军。

那血沫横飞的场面惊到了一直生活在锦绣膏腴之中的周王,加上彼时战况紧张,边关随时可能被破,想到边关一破下一个要应敌的就是开封,在回程的途中周王竟是撒腿跑去了老家凤阳避难。

此举可把朱元璋给气坏了,他拒绝了所有人的求情,硬是将皇五子发配去了云南劳动改造,至于周王的塞王任务则是交给了其才十岁的长子朱有炖在王府教授的辅助下负责。

但谁也没能想到的是,做出临战出逃这等不负责任之举的周王在发配的过程中亲身经历过民间疾苦后竟然幡然醒悟,改变了其人生志向。

在流于云南的路上,周王殿下生了一场大病,不得不在当地接受治疗。

一个内侍恭敬道:殿下说,他在民间医局治疗过程中发现民间的医疗费用高昂到百姓不可能负担的程度,且当地医者良莠不一,于是在抵达云南藩地后,他令周王府良医李恒以及若干云南本地的医匠整理编写,写下了此书。

说着,内侍将手中捧着的厚厚一叠书籍抬起,姿态极为谦恭:此书共八卷,殿下希望此书可袖者易于出入,便于中笥,故名曰《秀珍方》,今岁方才成文,周王殿下只印了一套,听闻太孙殿下在收集民间书籍,便令奴婢送来,请太孙殿下掌掌眼。

木白闻言不由肃然,他立刻让人将书册接来,当着内侍的面便展开细读。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讲究医读不分家,大部分的读书人都会一些医疗之术,在跟随先生学习的时候木白也背了不少医术,因此不过看了几页,木白就意识到这是本好书。

华夏的医疗技术起自原始,但自《黄帝内经》起,医疗一道从医祝不分家逐渐走向了独立的道路,其后经张仲景、孙思邈等医者的整理编纂,华夏的医药正式进入了方剂时代。

但如今的方剂传承自汉唐,迄今已有千百年,斗转星移气候变化,加上人力对地方的影响,这一切都致使老药方上不少常见的药品都成了稀罕品。

而同时,在那以后,民间医者也随着国家扩张贸易畅通的过程,陆续发现了不少全新的药材,譬如沐春从云南带回的草药三七便是此前所有医药书籍上都没有记载,但疗效极佳的良药。

于是,有趣的事情便发生了。

一方面是老药方药材稀有昂贵,人们看不起病,一方面是新药材明明各方面都很优秀,但因不在药方上,许多医者不知晓也不敢用,硬生生造就了医疗界的围城。

意识到这一点的周王便收集了大量的地方药方,在收录大量历史名方的同时,他也不计其来源,不计其药材的收集了不少新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