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明月

揽明月 第103节(2 / 2)

“你一身的学识本领,此时不用更待何时?”王滇笑吟吟地起身,伸手搭在了轮椅上,俯身同他平视,“崔二公子,你既然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就该知道皇家多艰难,不管是梁烨、你还是梁寰,哪一个过得像个人样?梁烨在宫里喝了十几年白玉汤,活生生熬成了个疯子,别人可以骂他辱他,但你不行,如果不是他,就该是你,同样你受得这些苦,不是你就该是他……他若真忌惮你,出征前就会将你杀了,焉能留你活到今日。”

崔琦袖中的手微微攥紧,抬眼看向王滇,“你同他非亲非故,又为何如此帮他?”

“自然是我们的关系非同一般。”王滇勾唇一笑,被掩藏在袍子里的那枚红穗玉佩显露出来,矜持地炫耀,“崔大人,这是陛下亲手系上的。”

然后他就清晰看见崔琦脸上的表情凝固,裂开,又凝固,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人罕见失态,低声呵斥道:“荒唐!”

王滇将玉佩掩好,挑眉道:“你情我愿的事怎会是荒唐,你弟弟爱我爱得死去活来,后宫连妃子都不肯纳一个,不然你以为他为何如此坚决地立梁寰为太子?”

他意在跟崔琦挑明梁烨不会再有子嗣,梁寰这太子之位将来也会坐得稳稳当当,至于崔琦怎么理解,那便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崔琦被气得面红耳赤,“荒唐!子煜简直——”

王滇眉梢微动,眯起眼睛道:“虽然梁子煜脑子不太好使,但你们梁家人都精明得很,最后我也被他算计进来了,你作甚一副你弟弟吃了大亏的模样?”

看样子崔琦气得都想站起来,呼吸剧烈的一阵起伏过后,重重地闭了闭眼睛,“王爷何必同我说这些?”

“你是梁子煜的兄长,勉强也算我半个哥。”王滇微微笑道:“十六兄,我内阁的人还缺一个,给你留着呢。”

崔琦睁开眼睛,大概很想指着他的鼻子骂娘,但毕竟好涵养,最后也没骂出来,只神色坚决道:“崔琦力有不逮,王爷还是另请高明吧。”

王滇从袖子里摸出来了颗糖,冲着殿里的帷帐招了招手,崔琦正纳闷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看见个毛绒绒的白团子从厚厚的帷帐里爬了出来,神情戒备又小心地盯着他们看了良久,最后大着胆子朝王滇的方向走了过去。

王滇甚时宽慰,没枉费之前每天晚上都去东宫给小孩儿讲童话故事。

梁寰摇摇晃晃走到王滇跟前,王滇蹲下来将糖剥开塞进他嘴里,抱着小孩儿指着崔琦道:“喊爹爹。”

“爹……爹。”梁寰含着糖,鼓足了勇气小声喊了人,然后就抱住了王滇的脖子,将脸埋进了王滇的肩膀,糯糯地喊他,声音不知道甜了多少倍,“阿叔。”

“哎。”王滇应了声,“阿寰,你爹不肯帮阿叔,你劝劝他。”

梁寰搂着他的脖子沉闷了好半晌,才抬起小脑袋,转身走向了崔琦的轮椅,虽然怕得要命,但还是逼着自己仰起了小脸,怯生生地看着面前特别好看的人,抓住了他的袖子,软糯糯道:“爹爹。”

崔琦僵着脸,下意识想将袖子扯出来推着轮椅后退,但丁点儿大的小东西忽然抱住了他的腿,阻断了他的退路。

他只能冷着脸盯着梁寰,“松手。”

“爹爹,帮阿叔。”梁寰眼睛微红,大约是怕得厉害,但还是为了阿叔大着胆子,将手里的糖放在了崔琦的膝盖上,“给你吃糖。”

崔琦看着膝盖上的糖,神情微滞。

“阿寰是太子。爹爹和阿叔都要帮我,我的糖全给你们。”梁寰紧紧攥着他的袖子,皱了皱鼻子,“还有父皇。”

显然小家伙对梁烨的印象不是特别好,也不知道梁烨在宫里对人小孩儿做了什么孽,眼看多说就得露馅,王滇一把将小孩儿抄起来,“好了,你爹爹已经知道你的愿望了,现在该去练大字了,让充恒哥哥带你去。”

充恒从房梁上跳下来,下意识想用手拎,但好歹瞥见人家亲爹在这里,勉为其难地改拎为抱,还要低声威胁,“不许哭,哭了就把你糖全都抢走。”

梁寰瘪了瘪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冲王滇伸手,“要阿叔……”

“等你写完字阿叔便去看你。”王滇笑眯眯地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充恒便干脆利落地带着人走了。

王滇看向崔琦,“十六兄。”

崔琦额头的青筋蹦了蹦,“下官当不起王爷这声兄长。”

“多少为了孩子。”王滇晓之以情,“也为了孩子早亡的娘亲。”

崔琦猛地攥紧了掌心的那颗糖。

王滇叹了口气,知道是妥了。

难怪崔语娴说梁家多出痴情种,不管是老子还是儿子,都过不了情关。

不过梁烨这般绝情狠辣,应该能帮他爹和兄长一雪前耻。

王滇笑了笑,从袖子里摸了颗糖扔进嘴里嚼碎,被甜得嗓子发腻,拢着袖子踏进了雪里。

第126章 争论

新组建的内阁共七人, 王滇身为顶头上司以身作则,吃住几乎都在议事殿偏殿,晏泽等人也不好有异议, 发现每日从住的宫殿到议事殿要耗费大半个时辰之后, 也不乐意受那个冻, 干脆就在议事殿旁找了个宫殿搬了过来。

梁烨后宫常年闲置的宫殿终于如闻宗所愿住满了人,添了几分人气, 只不过这人可能跟闻宗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前线战事吃紧, 王滇要做的却不止是为战事,他更想通过这个契机——毕竟也不是每一次都有机会撕破脸把刀架在世家脖子上——大刀阔斧好好整改北梁的冗官和快烂透的官制。

“刮骨疗毒是可以,但是王爷,官制改革牵一发动全身, 陛下在外征战, 朝中再这般大刀阔斧地改,稍有不慎就满盘皆输。”晏泽谨慎,并不赞同王滇的做法。

卞沧虽然极少开口,但还是劝道:“王爷, 向来改革都是徐徐图之, 东辰改税制改了三十年, 南赵改革科举也近十年,如今大梁本就危在旦夕, 若这一刀下去, 恐伤根基。”

崔运皱着眉不说话, 显然也并不赞同。

“诸位大人, 下官倒觉得可以冒险一试。”百里承安开口道:“不改, 大梁未必能撑下去, 改, 就能争一线生机。”

“文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改容易,但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祁明道:“真要改,抗衡的是早在大安朝便屹立不倒的百年世家,将人幽禁宫中王爷已然将人得罪了,再动他们的根本利益,他们可就未必如现在这般好说话了。”

“不图变就是一起死,不过是明日死还是今日死的差别。”百里承安道:“陛下这一战输赢尚未可知,若此战输了,率先求和弃梁的就是那些世家!”

“你又如何知道他们会弃梁?世家未必就是祸患,倘若我们能说服他们捐钱赠粮,便是陛下一大助力!”祁明反驳道。

“糊涂!”百里承安道:“这是往死路上走。”

“师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