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家

第160节(1 / 2)

褚韶华猜测,这不是寻常的投入。如吕不韦投资异人,上海的资本家也有各自的政治投资,哪怕吕不韦下场凄惨,哪怕朱元璋砍了沈万三满门,站得足够高的商人们仍然或主动或被动的投资革命、投资政治,也许是因为,当攀至高处时会发现,明明是两条不同的路,可是大家最终还是会汇聚到了同一条路上。不同的是,一方手里拿着的钱,一方手里拿着的是刀。

有钱就有安全感吗?

不,褚韶华永远不会忘记面对王胖子的逼迫,她与闻知秋只能与之巧妙周旋,进而借刀杀人。

拿刀的有安全感吗?

不,山上不只他一个拿刀的人,在通往顶峰的路上,更有无数持刀者于密林深处悄然前行。

攀登过高山的人会明白一个道理,除了山本身,没有人能永远的在山峰停留。甚至山顶的巨石,也会经由时光的消磨而化为灰尘。

何况是人。

这具肉身并不能万万岁,最多百年而已。

西方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人是由古猿猴进化而来,从一种蒙昧的动物进化为智慧的人,这种七情六欲永远止境的生物,带给这个星球战乱与灾难,也带给他们自身无数的伤痛与悲欢。他们建立制度,然后破坏制度,再建立制度……他们定义成功与失败,伟大与卑下,他们在自然之上另有一套行为准则……这种难以理解的生物,他们称自己的名字为人。

褚韶华一时分神,陷入哲学的沉思,直待一个声音唤醒她,“闻太太,您好。”

褚韶华抬头,看到俊朗的蒋先生过来,站在蒋太太身边,正在与她打招呼。面对年轻貌美的蒋太太时可以分神应对,对蒋先生不行,毕竟,这是一位带刀的人。

而且,这不是寻常的带刀人,他身姿英挺笔直,有着强烈的果决气质,带着微笑的眼神却并不似一把钢直的刀,更似一种武侠小说中比较传奇的武器——长软剑。

柔韧中有着不逊于钢刀的杀伤力。

要小心应对。

第265章 夫妻,家人

当天的酒会九点钟就结束了,褚韶华与闻知秋坐车回家。

今年的春天姗姗来迟,但也总算来了。夜里的风不再是冬天刺骨的冷,而是带着一丝春风的暖,中和了上个冬季遗留下来的寒意,这种在别人看来仍有些料峭的风,让褚韶华有一种格外舒适的感觉。

闻知秋把车上备着的毯子给她盖在身上,褚韶华说,“我一点儿不冷,你摸摸我的手,还出汗哪。”说着握住丈夫的手,自从有了身孕,褚韶华一直怕热。她倒是悄悄把高跟鞋脱了,褚韶华其实很喜欢高跟鞋,不论旗袍还是西式服装,除非是运动服,不然高跟鞋对女性的形象有着画龙点睛的妙用。整场酒会持续两个多小时,褚韶华多是站着与人交谈,难免有些累。

羊毛毯把脚给她包上,怕她脚冷。褚韶华靠着闻知秋的肩说,“这个孩子以后肯定不怕冷。”

“还能这样推断?”闻知秋好笑。

“我有这种直觉。”

夫妻二人的心情都不错,孙先生身边皆出众人物,哪怕不是想事先做一点政治倾向的投资,这些人也已优秀到值得交往。

到家的时间也并不晚,九点半左右,闻太太还没有休息,看到褚韶华回来忙拉着她问了一通劳累不劳累的话,让钱嫂子端来香气扑鼻的排骨汤,闻知秋给褚韶华脱了外套,递给阿双,对母亲说,“我也饿了。”

“还有哪。”闻太太看褚韶华气色不错,放下心来,问褚韶华,“没喝酒吧?”

“没有。席二太太专门准备了果汁,我还吃了两块黄油蛋糕。”褚韶华坐在闻太太身边,笑道,“一点儿不累,出去反觉着精神。”

“还是要小心些,吃些东西早点休息。”

夫妻二人洗漱后一时也睡不着,在卧室里说起今晚酒会的事,闻知秋与孙先生有着直接的接触,他说,“孙先生的确有着非凡魅力。”

褚韶华只是在最初时和闻知秋一起向孙先生打了个招呼,她的交际主要在太太群里。如果连闻知秋都说孙先生魅力非凡,可见的确是一位颇有魅力的领袖人物。其实,从孙先生身边聚集的人物,也能得知孙先生必不是等闲之辈。

褚韶华解开长发,指尖儿穿梭大发丝间做简单的梳拢,“孙夫人也是在美国读的大学,虽不是同一所学校,我们倒有些话聊。不过,孙夫人读的大学并不在马萨诸塞州,她家里小妹是在马萨诸塞诸的韦尔斯利,她的弟弟也在波士顿读的硕士学位。只是不凑巧,我读书的时候,他们都毕业回国了。”

闻知秋道,“孙夫人的弟弟,我倒是见过几次。以前在上海,后来听说去了孙先生身边。这次倒没有见到。”

褚韶华想了想,拿起梳子,玩笑道,“说不得孙先生出行,广州也要留一二心腹。”

闻知秋一乐,褚韶华又说起晚上新认识的蒋先生,“我看孙先生身边,不论胡先生还是汪先生,都是斯文气更盛。蒋先生颇有军人气度,他曾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就读,和席家人也很熟。蒋太太与席大太太关系非常好,她们肯定以往就有交情。”

对于今晚见到的人,闻知秋都有印象,也记得这位在孙先生身边的蒋先生。的确是有着强烈的军人气质,在孙先生身畔,话并不多,与孙先生神态亲近,应是极得孙先生的信任。闻知秋感慨,“可惜孙先生在广州军务上的话语权有限。”所以,蒋先生应不是军中举足轻重人物。广州军是以陈司令为首。闻知秋在以前甚至没听说过蒋先生的名字。

褚韶华突然心下一动,两手灵活的把长发在脑后松松一挽,用根白玉簪一插便固定好,手肘支着梳妆台,侧头回头说一句,“你有没有觉得,孙先生江浙的商人关系非常好。”

“你也感觉出来了?”闻知秋脱了外套换睡衣,长毛腿正往睡裤里伸,褚韶华都奇怪,闻知秋瞧着脸挺白净,也不知毛发系统怎么这么发达,胳膊腿上的毛跟长毛象似的。褚韶华眼神从长毛腿上移开,闻知秋一身灰蓝色睡衣恢复成文明的近代人,原想去洗漱,又起了谈兴,坐在梳妆台一畔的床头,“孙先生老家在广东香山,他最开始起义也是从广东开始的,如胡先生汪先生,都是广东人,早期同盟会元老,广东人居多。现在孙先生身边,孙夫人算是上海人,孙夫人的父亲宋先生原是生意人,也是传教士,听说是老家是海南那里。不过,我认为宋先生算是上海人,他的生意一直来往于上海和美国,生前是上海有名的大商人。孙先生的事业,多得这位宋先生相助。连带着席家,对孙先生也非常有好感。”

“孙先生与原配离婚后娶了现在的孙夫人,与江浙系联系更紧密了。那位蒋先生是哪里人?”

“宁波奉化。”

闻知秋笑了笑,补充一句,“席家老家是江苏。”

夫妻二人心思一致,孙先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确是在亲近江浙财团。

夫妻二人说了会儿话方才休息,第二天早上,穆子儒打发人送了醉泥螺过来,打电话同褚韶华说,“先时听你说闻先生爱吃这一口,我老家送来的,味儿特地道,我着人给你们送了两坛,让闻先生尝尝。”

褚韶华笑,“大哥什么都想着我们。”

穆子儒哈哈笑两声,“我在上海不就你这一个妹妹么。”

时间还早,窗外传来清晨鸟鸣,褚韶华精神亦佳,“还有件喜事要同大哥说。”

“什么喜事,快说。”

“大哥要做舅舅了。”

穆子儒更是高兴,他连忙打听一回褚韶华的身体,问多长时间了。褚韶华说,“今天就三个月了,妈说要三个月再告诉你们知道。”

“好好好。”穆子儒连说三个好,褚韶华这个义妹颇得他心,非但人有学问,难道还没有文人的酸腐气,反是有些江湖豪气。人家在上海越混越好,待他这个义兄也没有丝毫疏远。穆子儒一个大男人,毕竟不太懂女人怀孕生孩子的事,立刻说,“一会儿我叫你嫂子过去,你好好养着,什么事都别操心,有事就与我说。”

褚韶华笑着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