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少女时代

第117节(2 / 2)

尤其是舒宜说出“赚一个月千把块的辛苦钱”的时候,大姨和大姨夫同时皱起了眉头。

舒宜说的是实话,未来的出租车司机,赚的就是一份辛苦钱,无论是出租司机还是网约车司机,刨除网约车公司疯狂抢占市场时疯狂撒钱的短暂日子,辛辛苦苦赚钱也不过赚出一份不高不低的工资罢了。

因为高本钱所以高门槛的行业红利期,马上就要一去不返了。

而大姨和大姨夫已经习惯了开出租车的高收入,舒宜听妈妈说大姨夫以前每个月都能赚将近一万块钱。收入从一万块大跳水到一两千,却依旧同样辛苦,一般人谁能承受得住这样的心理落差?

舒宜只看大姨家现在的生活水平,就知道一家人花钱是绝对不少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人都希望收入能越来越高,人到中年收入突然变成了之前的几分之一,那日子绝对不是一般的难过。

面临这样的局面,总会心思活络一下,琢磨琢磨怎么能赚得和以前一样多吧?

于是舒宜话头一转,开始劝大姨和大姨夫买百汇商场外侧的商铺。

“我在报纸上也看到新闻了,要新建的商场,是在中山路的西边吧?”

舒宜的大姨连连点头,心想舒宜刚才竟然不是随口瞎喊,而是真的懂。刚才她和大姨夫都没有说到商场的具体位置,舒宜却一下就说出了是在西边。

但最让大姨犹豫的,正是商场在中山路的西边,虽然中山路是不折不扣的主干道,但是东边繁华,西边还挺荒凉的,商场开在西边的话,能有人愿意去?

要是商场没有人气,一楼外侧的商铺肯定租不出价格去,甚至招不到租,就只能空着。甚至到时候想转卖都卖不出去,这笔投资就彻底赔了。

大姨将自己的顾虑对舒宜说了,却听舒宜分析道,“现在城东这么多商场,城西却一家像样的大商场都没有吧?如果新商场开业,那就是城西唯一的一座商场了。”

“现在西边是居民少,荒凉了一点,但是我看报纸上说,西边不是好几块地已经卖出去了?”

这个当然不是舒宜从报纸上看的,而是根据她上辈子的记忆推断的,她记得上辈子读高中的时候,城西就非常繁华了,比老旧的城东更有繁华大城市的感觉。读初中的时候,城西一直在大兴土木,盖商品小区、盖写字楼、盖商场、盖cbd……

既然她读初中的时候就在大兴土木了,现在她还有半年就小学毕业,肯定卖地已经卖的七七八八了。

舒宜特别庆幸妈妈给家里订了报纸!拿来做借口正合适!否则她都不知道该怎么交代自己知道这些消息的。

“西边的地都卖出去了,过两年商品房和商场就建起来了。大姨大姨夫你们想想,现在有钱买商品房的人家,都是家底不错的人家。西边准备建的小区着实不少,还要建高档别墅区呢。”

“咱们现在住的东边的确人口稠密,商场多,各方面都方便。但是您细想想东边都是什么人在住?铁路宿舍就不说了,从铁一宿舍一直到铁十宿舍。棉纺织厂宿舍也都在这边,从棉一到棉七。钢厂宿舍也在,钢一到钢三,只分了三个宿舍,但钢厂都是大宿舍,一个宿舍里上百栋居民楼,其实居民数一点也不少……还有无线电厂和制药厂……”

“东边人口稠密,靠的都是这些宿舍。但是这些宿舍里,现在除了铁路工人工资高,还有哪个厂工资高?”

“没有了!”

“纺织厂多少年了一直效益不好,机器停了一大半,工人干半个月歇半个月,月月都是最低工资。钢厂比纺织厂还好一点,但一个月工资也就五六百块吧?无线电厂是夕阳产业……咱们市的制药厂规模也不大,拼不过那些大的制药厂……”

“东边人多是人多,但挤着的大多数都是没什么钱的人家。现在虽然东边繁华,但正是因为繁华,所以没什么空地了,商品房小区只能在有空地的西边盖。”

“现在能买得起商品房,不用苦苦等着单位分房的有钱人,都到西边买漂亮小区了。有钱人聚集的地方,还怕配套设施跟不上吗?商场、超市、饭店、商业街……马上就都要跟上了。中山路西边新开的商场,不说别的,最起码开的早,占了先机。西边的第一家商场,人气肯定不会差的。”

“而且新商场在中山路这条贯穿东西的主干道上,不仅以后家在西边的人会就近去,如果开的好了,家在东边的人也会去的,坐上公交车沿着中山路一条大路就开过去了,也很顺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