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便点点头,乖巧的站在到了一旁。
这时,皇贵妃转身走向太皇太后,先是问安,而后,一边执起老太太的手,摸她的脉象,一边向苏麻喇姑询问昨晚到现在她的饮食和睡眠情况。
不知怎的,这让康熙想起了几年前,没有孩子的时候,她还会私底下娇羞的叫自己表哥,有了孩子,便深居简出,研读医典,见太医的时候比见自己多。
康熙在心里暗自叹了口气:这也不怪她,她进宫这些年小产两次,小七又是早产,身子虚弱,是该多休息休息。
而后,他的思绪就被怀里不安分的小家伙唤了回来。
低头看去,胤祐半个身子已经探出了炕外,伸出又圆又短的胳膊,口齿不清的朝胤禛喊:“哥哥,哥哥……”
胤禛嘴角扬起个浅浅的弧度,伸手轻轻地捏了捏弟弟的脸蛋儿。
忽然,一只小手抓住了康熙常服的前襟,怀里的胤祐咿咿呀呀的喊:“阿玛,抱哥哥,抱哥哥!”
看到两个幼子,康熙今日的心情格外好,平时恪守的规矩也暂时抛到了脑后,便把胤禛也抱了起来,放在自己另一边膝头上。
胤祐便扑进胤禛怀里,咯咯笑了起来。
康熙不管两个孩子,只抬头去看孩子们的额娘,话又是对着太皇太后说的:“既然有小七在,皇祖母身体愈加康健,那就把他留在慈宁宫,再陪您两年。”
皇贵妃手里动作稍有停顿,心知对方这话缘是试探自己,却也没表现出什么。
她从康熙膝头抱过胤祐,摸摸他的额头,又哄着孩子张开嘴,看了看他的牙齿和喉咙。
这些都是每日的例行检查,确定没什么问题她才放下心来。
太皇太后笑道:“那自然好,就怕庆仪日后埋怨咱们,让他们母子分离。”
庆仪是皇贵妃进宫前的闺名,与她的兄弟一同从“庆”字辈,可见佟国维对这个女儿的宠爱。
自从胤祐被送来慈宁宫之后,她每日风雨无阻过来请安,虽然主要为了看儿子,但照顾老人也是尽心尽力。
皇贵妃一面吩咐宫女把食盒内的点心端上了,一面从容的回道:“小七能常伴在老祖宗身旁是他的福分,臣妾谢恩还来不及,又怎会埋怨。”
康熙本意只是想让表妹向自己撒个娇,说几句好话,求他把孩子送回去。
没想到,人家顺水推舟反倒承了他这个情。
佟庆仪知道康熙把胤祐养在慈宁宫自有考量,不会轻易再送回去,便也没上他的当。
她稀里糊涂来到这深宫之中,又稀里糊涂成为了两个孩子的妈。
身为一名现代儿科医生,她深谙一个道理——在这内卷严重的深宫之中,要想活得长久一点,就得少生孩子多读书。
尤其是她和康熙血缘太近,胎儿就不容易存活,就算生下来,早夭和残疾的风险也很高,就不费那个劲了。
为皇家开枝散叶的kpi留给其他同事去完成就好,她可以发挥一下余热,利用自己上辈子所学,让同事们的孩子活得更加长久一些。
至于胤禛和胤祐两兄弟,大的从小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性格内向,心思细腻,是个极度缺乏安全感,却又不肯表现出来的小孩。
小的活泼开朗,个性讨喜,就是从小身体不太好,三天两头大病小病不断,要不是自己这个专业人士悉心护理,恐怕是活不到现在的。
胤祐的出生实在特殊,宫里宫外闲言碎语从未停止,前朝几大外戚家族也将他视为最大的潜在威胁,当初康熙决定将孩子送到太皇太后身边养着,也是想让他们有所忌惮。
“额娘~”小儿子抓着皇贵妃胸前的龙华,唤回她的思绪,“点心,小七饿了!”
这小崽子,眼睛里就只有吃的,他不久前才用了牛乳和春卷,宫女刚把装点心的盘子放上桌,他就迫不及待吵着要下去。
皇贵妃带来的点心,都是承乾宫小厨房做的,低油低脂低糖,软糯清香,最适合老人和孩子。
今天做的是茯苓饼、荷花酥和藕粉桂花糕,外观就做得颇为用心,闻起来更是香气四溢。
皇贵妃额头蹭了蹭儿子的额头,用只有母子俩才听得到的声音说道:“那宝宝应该怎么做?”
小家伙毫不犹豫搂着额娘的脖子,在她脸上“吧唧”亲一口。
胤禛在他汗阿玛膝头正襟危坐,像个小大人一样,父子俩都有些不自在。康熙干脆把人放下,让两个小家伙陪着太皇太后用些茶水点心。
胤祐指着他最爱的藕粉桂花糕碎碎念:“乌库玛嬷一个,小七一个,额娘一个,小七一个,哥哥一个,小七一个,阿玛一个,小七一个,最后两个给熹姑姑和苏嬷嬷。”
熹姑姑就是照顾他的大宫女,名叫李熹,父兄皆在外做官,难得知书达理,原是太皇太后身边的人,胤祐来了之后,便派到了他身边照顾。
小孩子说话多少有些口齿不清,认真的神情却把旁边几个大人心都萌化了。
唯一很郁闷的是康熙,他本以为自己在小七心里的地位仅次于太皇太后,没想到,待遇不但排在皇贵妃身后,甚至还不如胤禛,仅仅比宫女高一点。
皇上心里不痛快,小的太小,又有太皇太后护着,于是他便将目光放在了大的身上:“胤禛也快到上学的年纪,先给他找个老师开蒙吧。”
“???”
听到上学,某个一心扑在点心上的小家伙突然抬起脑袋。
※※※※※※※※※※※※※※※※※※※※
通篇瞎编,只想写个团宠小可爱。
预收:[清穿]御医也要当团宠
李悯,医学博士,一觉醒来,穿成了康熙年间太医院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太医,本来只想潜心钻研医术,在古代发扬现代医学。
谁曾想……
康熙:朕顽疾复发,头痛,胸闷,快宣李太医!
李悯:和儿子闹矛盾,失眠了。
太子:这碗药不是李太医亲手熬的,孤不喝。
李悯:孩子要哄,药碗旁边放一枚梨膏棒棒糖。
四阿哥:嘶……血光之灾,李太医!
李悯:翻书划破手指,臣晚来一步,伤口就愈合了。
皇太后:李太医生得俊俏,又会说话,陪哀家聊上一会儿,病就好了。
李悯:太难了,我堂堂医学博士,居然要靠脸治病!
后来……
康熙为他在皇宫打造医学实验室,集结一帮外国传教士给他打下手,紫禁城大力推广心肺复苏、海姆立克、加压止血等急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