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家里来人(第1 / 2页)

不管许老四对于在贡院看到老五有多震惊, 时砚本人倒是十分淡定。

考场这地方也不是第一次来了,对里面的门道不说一清二楚, 那也是驾轻就熟, 审题答题一气呵成,连个磕巴都没有,时间一到, 毫不犹豫, 起身交卷后带着随身物品离开贡院。

心态上十分放松,就跟往日随周先生外出访友, 几人相谈甚欢, 酒酣耳热, 最后兴尽而归一般自然, 压根儿没有压力。

反倒是等在外面的周先生, 才是有操不完的心, 一天到晚让人盯着贡院门口,生怕出了什么意外,时砚提前出来。

到了第三天, 更是早早的等在贡院外面, 坐立难安, 在茶寮边儿上来回踱步, 跟凳子上有钉子似的。

不过他这番作态倒也不惹人注意, 眼下守在这里的或多或少都是家里有考生的, 要真能安安稳稳的坐着, 表现的一点儿都不着急,才真的引人注目呢。

这就跟永远没落下来的第二只鞋子一样,不到落地的一刻, 心里总是不能踏实。周先生虽然对时砚的实力非常认可, 但总是担心有个万一。

这心操的,比时砚的亲爹娘兄弟姐妹都来的真诚。

正心下焦躁呢,不注意便撞上了一个瘦弱的少年身躯,致歉的话还未说出口,抬头间才发现来人是杨禾高。

周先生和时砚常来常往,与杨禾高并不陌生,但这小子突然出现在这儿可不太正常。

要知道不管是苗家的住宅,还是大碗米粉店铺位置,或者镖局所在,都是百安县的繁华地带,反观贡院,在城南边缘地带,若没有特别之事,杨禾高是没理由出现在这里的。

至于周先生为何不觉得杨禾高与他目的相同,是来等时砚出考场的,那就更简单了。

此次院试,时砚和上次县试一般,压根儿就没告诉家里人他会参加,出发之前更是直接将家里一切安顿妥当,然后和周先生一起“外出访友”,时间便是三五日。

这些都发生在周先生的一念之间,面上还是露出温和的笑,见杨禾高满脸汗,带人走进茶寮,亲自倒了一大碗茶递过去。

杨禾高也不客气,接过来咕嘟咕嘟灌下去,用袖子狠狠一抹嘴,长长的吐口气,感觉整颗心都凉下来了,这才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周先生。

周先生一瞧,得了,这还有什么不解的:“你如何知道的?”

杨禾高抿抿嘴,压住眼底的兴奋,环顾四周,见没什么人关注他们,才小声跟周先生说了:“先生往日里常与小宝阿云说,书不需要读太多,好书只要读上一本,读进心里去,便受益无穷。

加之先生本人平日拿在手里的都是地方志,游记,甚至坊间话本,并不专注四书五经,可见先生偏好。

可最近几月,先生早早晚晚的都在读四书五经,刘公子与您还常送他一些往年院试资料,我便猜想先生此次是要下场的。”

周先生点头,这事儿时砚做的并不隐蔽,有心之人自然能明白他的意图,但苗家人,老老少少与时砚生活在一起却对他的打算一无所知,关注程度是一个问题,苗家人都不识字也是一个原因。

从苗老太到刘二婶两口子到阿云和小宝,都知道时砚从早到晚有闲工夫就在读书,但没一个人能认出他读的是什么书。

就这么现实。

除了眼前这小子。以前有读书的底子,跟着时砚后,时砚并未限制他的自由,做完了当日的活计,也学了不少东西,能看出来不奇怪。

既如此,周先生拍拍杨禾高肩膀:“你这是店铺那边一关门就跑过来的吧?坐着一起等,估摸着你先生快出来了。”

对于这点周先生是有底气的,凭借时砚的能力,万没有拖沓到最后才交卷的可能。

正这般想着,贡院大门嘎吱一声打开,考生鱼贯而出,一个个形容狼狈,但精神面貌大有不同,有人激动异常,有人面带微笑,有人沮丧不已,有人垂头耷脑,形形色色,表情丰富的很。

单从这些人的表情,便能窥得一两分这些人考场上发挥的究竟如何。

不管旁人如何,在杨禾高看来,只他先生在人群中独领风骚,显得与众不同,淡定的过分,身上不见狼狈,表情从从容容,丝毫看不出他此刻心里在想什么。

杨禾高一个猛子窜出去,第一时间围在先生身边,接过他手里的考篮,仰着头眨巴眼睛看了一眼又一眼,愣是没看出先生究竟考的如何。

时砚见杨禾高出现在眼前,也没惊讶,只拍拍对方肩膀,然后笑着和周先生打招呼:“劳周兄惦念操劳,辛苦了。”

周先生见着时砚这般,心里第二只鞋算是彻底落地了,洒然一笑:“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回吧!”

周先生也是个洒脱人,亲眼见时砚安安稳稳的出来,也不多打搅,只让杨禾高陪时砚回家好好休息,自个儿背着手遛遛哒哒的回家了,像是来这里就为了见时砚一面似的,搞的杨禾高一愣一愣的,看着对方背影瞧了好一会儿。

时砚一瞧便知道这小子在想什么,出声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周先生是正直君子,你多瞧瞧他行事,不是要求你必须如他言行一致,而是观他行事,能叫人心胸开阔。”

在时砚看来,杨禾高因为以往的经历,有时候行为难免带着几分不可避免的偏激味道,路走的有些偏了,正需要一个人无形中引导一番。

自个儿不是个正人君子,还真就不合适,周先生这般赤诚之人,表里如一,才最能打动人心。

杨禾高不明白先生突然这般说是为了什么,但他有个好处,便是听话,既然先生这般说了,那自己照做就是,先生总不会害自己。

于是点头应下,随着先生一同回家。

两人一路到家,果然家里无人知晓他近几日的行踪,甚至也没有任何怀疑,只刘二婶好奇两人为何会一同回来?

杨禾高笑眯眯道:“我与先生刚好在巷子口撞上呢!”

含含糊糊一句,不算撒谎,将事情糊弄了过去,其他人自然而然的以为时砚访友归来,刚好与去镖局送口信归来的杨禾高撞上,这种事儿虽说概率小,但也不是没可能,无人怀疑他所说的真实性。

直到五日后,院试放榜,报喜的差役一路敲锣打鼓的上苗家报信,众人才知道时砚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又背着他们干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巷子里传开,看热闹的人将苗家里三层外三层围的水泄不通,瞧着人群中央的时砚从容和差役寒暄,怎么看,众人都不能将眼前这人和一年前那个好吃懒做人见人厌的地痞联系在一起。

没读过书的邻居们不知如何形容,只是打从心底里觉得现在的时砚,行为处事有一股说不上来的姿态,整个巷子里就没有比时砚更加气派的人了。

就连巷子里人人敬重的柳先生都没有时砚气派。

外人总是比家人接受起来更加迅速,这会儿便有人在人群中嘀咕开了:“听听,第五名呢!正儿八经的秀才老爷啦!往后苗家大门咱们这些人轻易是进不去喽!”

“谁说不是呢!往日里虽然大家嘴上客气,见面称呼人一声许老爷,可事实上,童生老爷,到底是名不副实。现在不一样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家是正儿八经的秀才老爷啦!”

这话在理,童生到底是科举的第一道门槛儿,当不起旁人一句“老爷”的敬称。就跟在外面和人做生意,张掌柜,王掌柜,刘老板张口就来是一样的,当不得真。

但秀才则不同,拥有见县官不拜的权利,同时能免赋税,廪生还能每月从县衙领二两银子一斗米,算是正儿八经有了铁饭碗。

生活虽不富裕,但往后余生,什么都不干也不至于饿死。

时砚这个院试第五名,便有如此资格。

对此苗家人很兴奋,不仅苗家人兴奋,便是苗凤兰婆家,王家人收到消息同样兴奋。大姐夫当天便急匆匆带人拉来了一车的点心给时砚撑场面,应付来往道贺的客人。

前头时砚带人应付客人,后头苗老太激动的不知说什么好,在院子里转了半晌,一拍大腿,便冲着刘二婶嚷嚷:“准备骡车,我要亲自跟凤花与孩他爹好好说道说道去!

咱们家从此便是书香门第了,这是多好的事儿呢,说出来让爷俩在那头也跟着高兴高兴!对了,我记得老头子生前在前院儿桃树下埋了几坛子花雕,今儿高兴,刨出来带去让他尝尝!

还有那个玫瑰糕,拇指大小的那种,凤花喜欢吃,都给她带上!”

说着也不让忙的团团转的刘二婶准备,自个儿迈着小脚滴溜溜进厨房张罗开了。心情显而易见的雀跃,见大女儿进来打算下手帮忙,也不客气,直接指挥:“先和你刘婶儿准备晚饭,忙不过来去前头酒楼买几道现成的下酒菜。

娘这里有钱儿,回头补给你!等娘从城外回来咱们一起吃个团圆饭!”

苗老太实在太兴奋了,别说苗家出事后,便是苗老爷还活着的时候,也没见她这般喜形于色的样子,但谁都不觉得她这般过于夸张了。

甚至刘二婶还咧着嘴半眯着眼在熬汤的间隙,大声跟苗凤兰道:“再往上走一步,东家可就能当官啦!咱们巷子里往前数上百年也没出过一个正儿八经的官老爷,往后说出去大家伙儿面上都有光!”

刘二婶在苗家做工这些时日也不是一无所知,别看都是读书人,这读书人和读书人是不一样的,秀才想去衙门寻个正经差事,只能给上面的官老爷当个师爷幕僚,出出主意,动动嘴皮子,能衣食无忧。

普通人看来风光无限,干的好了还能成为官老爷身边的红人,被人巴结逢迎,但到底不如正经当个官老爷。

而往上的举人老爷则不同,有了举人功名,便可想办法活动,捞个官儿当。

刘二婶觉得自己膨胀的厉害,以往这些距离自己十万八千里,想都不敢想的人物,听东家给禾高小子念叨的多了,听上一耳朵,心里也能品评一二了。

真是罪过。

苗凤兰不好说的太多,显得轻浮不稳重,但面上压不下去的笑说明了她此刻的心情:若自家真出个当官的,这条巷子里的人受益何止一星半点儿,往后走出去,别的地方不敢保证,单就在百安县,谁不敬着三分?

毕竟都是一条巷子里长大的,家家户户认真算起来都能扯上七拐八扭的亲戚关系,不看僧面看佛面说的便是这个理儿。

设想很美好,但一切都是有前提的,苗凤兰利索的提刀将案板上三斤重的鱼刮鳞去内脏,嘴上不闲着:“还要看妹夫如何做想。”

那头刺啦一声,给凉拌青笋淋上热油,笋香夹杂着葱花香味儿瞬间扑鼻而来,刘二婶声音又提高了几分:“这有啥好想的?整条巷子谁人不知咱东家读书不过一年便有了如今成就?

这说明啥?说明咱东家就是人家说的那什么遗珠,什么蒙尘的,有这天赋不继续往上考,将来捞个一官半职,奴仆环绕,走出去衙役开道威风凛凛。难道要窝在这小小的巷子里每天指点禾高小子腌酸菜不成?

别说聪明人了,便是我这个老婆子也知道如何选择!”

“怎么选?不选了!目前这样便是小弟想要的生活,有儿有女,吃穿不愁,走出去被人高看一眼,知足了。”前头送走了来恭贺之人,面对关心他的周先生,时砚实话实说。

旁人都为时砚能达到如今成就感到惊讶,惊喜,甚至不知所措,唯有周先生,不仅没有惊喜,还有些小小的可惜。

“为兄特意去衙门口张贴处瞧了此次上榜之人的誊抄卷,按理说依着许兄的才华,不该屈居第五,可是考试途中发生了什么意外,导致许兄发挥失常?”

这也是周先生姗姗来迟的原因,他十分看好时砚,因此榜单还没出来的时候就早早等在衙门口,旁人都在等着上榜名单出来,而他则是想第一时间瞧见时砚的誊抄卷。

因此才有了刚才这一出。

不得不说周先生的感知十分敏锐,不愧他对时砚的这份欣赏,时砚这个名次确实是有意为之,他不打算继续考下去,有个秀才功名便够了,因此第五名足矣,过分靠前太招人眼,不利于他低调的想法。

但对周先生不能这般说,说了只会招来对方源源不断的碎碎念,在这事儿上,两人没有和解的可能,只能有些遗憾的告诉对方:“终归是底子有些薄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