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殃及池鱼(第2 / 2页)

难道为得仅仅就是泄愤吗?还是说,林家是想通过这件事,使自家老爷跟杨县令之间起嫌隙?

韩娘子越想越觉得有道理,瞬间便脑补了千百种可能。

郭县尉与韩娘子夫妻一体,前头衙门里的事情韩娘子也是知道一二的,也有几分政治敏感。

经仆妇这么一提醒,她觉得对方的目的可能不止这么简单。

既然事关自家老爷,那这件事就不能再瞒下去了。

如果对方最终目的在杨县令身上,那更要叫他们早些知道此事,好有所防备。

韩娘子迅速在心里衡量计较着,在她身后仔细服侍的仆妇,则小心翼翼地问:

“这会子那俞小娘子还在咱们府上,跟兰姐儿和杨小姐一起商量着怎么处理那批废线呢,娘子您看……”

韩娘子挥了挥手:“不用管她们,还像以前一样装作不知道吧。也说不定真叫她们想出个好办法,好把那些废线处理掉。”

再怎么说,那批废线上也压了几千两银子,若说不心疼那肯定是假话。

如果这笔银两就这么打水漂了,绣坊肯定是开不成了。想必郭宜兰也会备受打击。

韩娘子这几天见女儿守着秘密,忐忑煎熬,几次都忍不住想要挑破此事,还是硬生生忍住了。

就让她们先折腾着吧,韩娘子还侥幸抱着一线希望,说不定真能找到个法子呢?

那厢,除了打络子这个办法可行之外,三个人谁也没有想出更好的法子。

俞善看天色不早,便先提出告辞了:“……那这一盘子丝线样本我就先带走了,回去还能再跟蔓姐儿一起琢磨琢磨,看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法子。”

“拿去拿去,只管拿去!”杨希月现在看见这些废线就头疼。

她干脆把整个托盘端起来,一股脑塞给俞善,然后可怜巴巴地双手合十央求道:

“善姐儿,好姐姐,我今晚回去在老君面前为你上一柱香,求他老人家保佑你和蔓姐姐能灵光一闪,想出个好点子。”

杨绍光的夫人甘氏信奉太上老君,家中常年供奉着一尊老君的画像,只是平时只放一些花供、果供,甚少燃香。

杨希月平日里根本不讲究这些,这会儿倒觉得,只要能过了这一关,她巴不得拜神有用。

俞善笑眯眯地借机摸了摸杨希月的小脑袋:看看都把孩子逼成什么样了,都开始求神拜佛了。

郭宜兰咬着笔杆,盯着纸上写写画画,又涂抹掉的各种墨团,最后把目光放在孤零零的“打络子”三个字上,咬牙道:

“明天我就多多找人来,开始打络子,不管卖不卖得动,总归要先打好了才有东西可卖;只要卖得了钱,绣坊还能再撑一段时日。”

打理这间绣坊是郭宜兰有生以来做成的第一件事,哪怕如今搞砸了,可不撑到最后一刻,她总是不甘心。

“说起来……”俞善心中一动,算了算日子,提议道:

“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是地官大帝的圣诞,界时北山脚下应该会有一场大庙会。不若使人多打一些八卦太极图的络子,再从绣坊挑一些小件的绣品,到时候拿到庙会上去卖,多多少少是一笔收入。”

道家所信奉的三官大帝,便是天官、地官、水官,亦称为“三元”。

相传地宫清虚大帝诞于七月十五,每逢这一天,地官大帝便会来到人间,为人赦罪。

因此,七月十五称中元节,又称“鬼节”,这一天堪比清明,乃祭祀大节,人们习惯于放河灯,以寄哀思。

石江县这边道观不多,北山上的无名观算是一个。

年年每逢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这三天圣诞之日,在北山脚下都会有一场大庙会。

界时,十里八乡的人们都会慕名而来,逛逛庙会,登上北山,到无名观里拜一拜地宫大帝。

按照俞善在端午节时摆摊的经验,如果郭宜兰想快速的收回一笔钱,那么在大庙会时摆摊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也不拘一定要卖络子,郭宜兰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赚到绣坊周转所需要的那笔钱,到时候不拘什么手帕、香囊,坑屏、香扇,只要能卖到钱就行。

杨希月听得眼睛晶晶亮,她迫不及待地对郭宜兰说:“善姐姐说得对,兰妹妹放心,到时候我跟你一起去摆摊卖绣品,卖络子。”

其实俞善并不太确定郭家会让郭宜兰抛头露面的去摆摊儿,更别提杨希月了。

她的本意是指让绣坊的伙计和郭家的仆妇去做,至于郭、杨两位小姐,只需要在幕后运筹帷幄就好。

可看着杨希月突然兴奋起来的表情,俞善突然觉得有些不妙……

好不容易回到家,俞善先拿着那些丝线的样本去找了俞蔓。

没想到,俞蔓伸手摸了摸那些丝线,仔细辨认了一会儿便肯定说道:“这是柞蚕丝制成的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