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怀裕一受伤, 只剩下俞二哥俞文良一个能干的劳力,简直是独木难支。剩下的俞家人, 没有一个能顶事儿的。
就算俞老头再肉疼, 除了拿粮食出来请抢收队帮忙,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可惜,那两只流民组成的抢收队抢手的很, 一早就被提前报过名的村民分完了。俞老头说得太晚, 根本就轮不着他。
谁都知道今年雨水多,怕老天万一不作美, 一场大雨拍下来就什么都没了。人人都想趁天气好早点儿把粮食收完入库, 早日安心, 恨不得直接请上十个八个人, 一天收完。
所以村长俞怀安不得不立下规矩, 每户最多只能请三个人, 而且最多只能请三天;田地多收不完还要再请的,就得重新排队。
算算日子,俞老头还得等上六七天才能轮到。
心急如焚的俞老头发了狠, 家里几个大人、包括十岁以上的孩子每人一把镰刀, 逼他们下地割麦, 任谁哭喊也不松口, 直言谁不下地干活谁就滚蛋!
饶是这样也割不完。俞老头只能眼睁睁看着许多来不及收的麦子熟透了, 白白炸在地里。
俞老头又是心疼, 又是煎熬, 短短几天而已,眼看着就老了十岁的模样。
俞怀裕也心疼收成啊,他倒是想下地继续干活, 可他小腿上巴掌长的一道伤口, 深可见骨,天气又热,不好包扎,也不好贴膏药,只能薄薄地抹上一层药,晾着伤口。
古大夫去给他看腿换药的时候,再三警告他绝对不能下地,更不能沾染上脏东西,不然伤口恶化,恐怕整条腿都保不住了,吓得俞怀裕老老实实躺在床上,倒是歇了几天。
俞老头实在没法子,厚着脸皮求到村长俞怀安那里,想让他帮忙说合一下,请俞善把庄奴借给老宅用上一用。
村里人都见到了,今年俞善和俞信的地一早儿就收完了,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庄奴不过花了两天功夫就收得干干净净。这会儿正赶着牛犁地,从从容容为秋种做准备呢。
俞怀安听了眉头紧皱,都是庄户人家,他也心疼白白浪费掉的粮食,可他实在不愿意掺和进这件事来。
要叫俞怀安说,既然早已经分得清清楚楚,就干脆当成两家人那么过,各自清清静静的过日子多好,谁也别打扰谁。
俞善那丫头无理还能犟三分呢,更何况这事儿是俞老头又占便宜,又不占理,若是他为这事儿去游说俞善,搞不好又要被那丫头顶撞得肺管子疼。
见俞怀安不愿意替自己出这个头,俞老头才捂着心口,狠狠心大出血道:“你去跟善丫头说,我不白用她的人,只要人愿意来,就算是我按市价雇的,要钱要粮食都行,还顿顿管饭。”
俞怀安听着这条件才像话,于是勉为其难跑上一趟,劝俞善道:“你别怪我多事,就当是心疼心疼地里的庄稼吧。退一万步说,咱庄户人家,再大的恩怨也没有收成大。”
这话说得在理,俞信和柳和昶都深有体会。
俞信还好,胳膊、腿上被麦芒刺得又痒又红,难受了两天。
柳和昶是下完一天的地,当天晚上就累得鼾声如雷,第二天胳膊就酸得抬不起来了。他后脖颈还被毒辣的太阳晒脱了皮,这两天疼得碰都不能碰,难受得紧。
有两个小孩在一旁看着,而且既然说好了是按市价雇佣,俞善觉得也没什么不行的。
反正她的收成都已经在晒场上晒着了,秋种的事没那么紧急,还是可以腾出几个人手的。
于是,俞老头按照一天一百文的价钱,从俞善这儿雇了五个庄奴,这钱也不白花,只两天功夫就把老宅剩下的庄稼给收完了。
因为这外快不算是庄子上的收成,倒不必按二八分的规矩,俞善大方地跟庄奴们五五分成,直接进项五百文。
庄奴们也高兴,他们人都是主家的,就算主家让他们白做工也没什么好说的。
难得主家这么大方,他们只忙了两天就能收入五百文,也是难得的外快了,更何况这两天吃得也好,顿顿都有肉呢。
一时间所有人都很满意,除了为数不多的积蓄又去了一两多银子的俞老头。
知道俞怀裕受伤以后,俞蔓的心里很不好受。
从小到大,她娘孙氏只偏心哥哥们,对她不怎么好。可她爹却是心疼闺女,以前她每次从织坊回家来,她爹都会默不作声地夹些好菜给她。
俞蔓还记得,以前她爹偶尔到镇上,都会特意到织坊寻她,给她带点儿山里的稀罕吃食。
尤其是每年麦子快熟的时候,她都能吃到她爹捎到镇上的烤麦子——在麦子刚熟,还泛着青黄颜色的时候就拔下来,直接把麦穗放在火上烤熟。
那烤出来的颜色焦黑是不怎么好看,可只要搓掉外面烤焦的麦芒,里头筋道焦香的烤麦仁是儿时难得的美味。
乡下孩子零嘴儿少,俞蔓就爱吃这一口儿麦香十足的烤麦子,她爹也确实年年都让她吃到了。
俞蔓心里念着亲爹的好儿,趁老宅的人都去地里割麦,连留守在家里的奶奶赵氏都去地里送饭的时候,俞蔓悄悄地拎了个食盒上门,去看望受伤的父亲。
一进门,俞蔓的眼泪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