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痊愈(第2 / 2页)

临窗光线最好的位置摆着一张书案,案头文房四宝、笔架笔筒一应俱全,书案后面是一张扶手圈椅,还配了一张脚踏。

靠墙一侧放着宽而长的书架,另外一侧设了张矮塌,塌上一张小几还摆着棋盘。

俞信一件件打量过去,忍不住喉头一哽,扑到俞善怀里,呜咽着叫了一声:“姐。”之后便再也发不出声音了。

俞善感觉到腰间一阵濡热,就知道小家伙这是哭了。

这套家俱的确是俞善按照记忆里,爹娘给俞信布置房间时的样式做的,桌椅床铺都摆在原来的位置上,只是材质被俞善升级了——原本的家俱不过是榉木,而俞善选的花梨木则更胜一筹。

色泽黄润鲜艳,手感细密光滑,又天然带一股泌人的香气,走进房间就觉得木香淡雅怡人。

当初俞善发现家俱被搬空的时候,就暗暗下定决心要给俞信更好的东西。

还好她做到了,以后他们会越来越好的。

今天除了俞信的生日,还有一件大事。

俞善的左手,可以拆绷带了。

为了防止俞善偷偷做不该做的粗重活,古大夫不光每次都把她的左手包得严严实实,还教会了俞信怎么换药,怎么打绷带,务必做到让俞善一根小手指都动弹不得。

若不是天冷,俞善恐怕还真受不了这罪。万幸,终于让她在天气转热之前,等到拆绷带的这一天了!

可惜没有高兴太久,俞善再怎么也没有想到,她只是拆个绷带而已,会变成大型围观现场。

古大夫还住在小镜庄的别院里,俞蔓身子弱爬不了山,俞信陪姐姐上山的时候,正好经过庄子。

大家一听俞善今天拆绷带,纷纷摞下手里的活,浩浩荡荡的跟着姐弟俩一起上山。

古大夫看到这么多人一起出现,破天荒的没有发火,他示意俞善坐在对面,二话不说剪开绷带,一圈圈拆了起来。

大家默不作声把两个人团团围住,几乎是屏住呼吸,许多双眼睛都紧盯着那一圈圈掉落下来的绷带,搞得原本还算平静的俞善,紧张到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古大夫的膏药似乎还有祛除疤痕的作用,俞善手上原本可怖的鹰爪抓痕,已经淡成浅浅的褐色。

俞善惊奇的摸了摸,发现之前受损的皮肤已经愈合。

俞信也好奇的伸手感受了一下:“咦?要是闭上眼睛,根本感觉不到这些疤痕呢。”

奚晟也想……但是不敢,他只是眼巴巴的盯着俞善的手……

即便这样,古大夫看起来还像是不太满意:“受伤的时日太久,治疗的日子又太短,我再给你配上些祛疤的药膏,接着擦上一段时日,保证痕迹全消。”

这样才能不负他神医之名嘛。

其实外表如何俞善并不是特别在意,她只关心手能不能恢复。

杨豆和邓桃一左一右站在俞善身后,心急的催促道:“主家,你动一动手。”

俞善试着缓缓活动了下手腕,接着是手指,果真如古大夫说的那样,不再无力,不再有刺痛感,手指活动如常,就像没有受伤时那样灵巧!

看她笑眼弯弯的模样,就知道是大好了,众人围着古大夫,好话不要钱似的成箩筐洒下来。

古大夫心中得意,捏着胡子笑得谦虚,深觉总算对得起俞善小丫头这两个月源源不断的鱼羊肉蛋,和那两大坛藕粉的供应了。

第二天一大早,杨庄头按俞善的吩咐,带着庄上的人到地头集合,却意外的发现俞善居然扛着一把锄头,笑眯眯的等着自己。

杨庄头大惊失色:“主家,就算您手好了,咱们这么多人,也没有让您亲手种田的道理。”

俞善却抓起一把土捻了捻,问杨庄头:“这些年庄子上的收成是不是越来越低?”

杨庄头急忙辩白:“主家是不放心咱们吗?咱们真的没有偷懒,一样的耕种,一样的水肥,可稻谷和麦子的收成就是越来越少。”

“放心,我没有责怪你们的意思。”俞善示意他稍安勿躁:

“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数年都耕种同样的作物,本来就会愈长愈差,因为同样植物的根生长在差不多深度的土层中,把那一层的养分都吸取走了。尤其是连续用自已留的种子,产量也会越来越低。”

“怪不得您今年要从粮商那里买稻种。”杨庄头似懂非懂:

“为什么不能种一样的东西?那水田本就要种稻谷,旱田是种一季麦子,然后种一季玉米和大豆,从我会种田开始,就是这么学的,平溪村所有的庄户人家差不多都是这么种的。”

大片的田地大家舍不得浪费,都用来种稻子和麦子,玉米、大豆,这些粗细粮食都可以用来抵纳赋税;

至于花生、芝麻什么的,人们都是在小片的田垄上少少的种上一点,够自家吃就行了,免得耽误了粮食的收成。

“我明白传统就是这样。”俞善点点头:“所以今天咱们来试试不一样的种法,间种和套种。”

杨庄头心里一咯噔,又来了又来了。

自从水稻秧苗长到三寸余长,在俞善的指点下,插秧种活了以后,杨庄头终于安下来的一颗心,突然又提了起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