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俞善注意到高家的小囡胸口起伏不定,像是透不过气的样子, 心头一动:“这孩子是自己爬上山的?”
牛场所在的这个山坡虽说平缓, 对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来说,爬起来还是很费力的,更何况是一个身体不大康健的孩子。
高老头原本对着自家孙女一脸的慈爱, 听了俞善的话瞬间变脸。他以为俞善是嫌弃自家孙女, 眼睛一斜道:“那是自然,不过一个小山坡而已, 我窈娘身体好着呢。”
真是好心被雷劈, 若不是看着小囡乖巧, 俞善真是不耐烦跟这老头说话:“我是看她咳得厉害, 额间多汗, 显然刚才累着了;你听她呼吸急促, 唇色还有些发乌,不如先去找古大夫看一看,至于见工的事情一会儿再说。”
高老头听了也是心里一惊, 赶紧拉过小孙女仔细察看一番, 发现俞善说得果然不错。
他又是擦汗又是喂水的, 哄着小囡道:“乖窈娘, 咱们先去看大夫再去看牛啊, 来, 爷爷背你去。”
怪他大意了, 想着乡下空气清爽,今儿又是个难得的好天,就让孩子多走了几步, 若是因为这个犯了病, 那可就是罪过了。
让杨庄头带着剩下的几个牛经纪先进去看牛,俞善则带着高老头和高窈娘去找古大夫。
古大夫最近清闲得很,村民们平日里就是找他看个头疼脑热什么的,若不是俞善给他在别院旁边辟了几小块地让他种些草药,他都要闲得无聊了。
俞善几人到的时候,古大夫正在药田里除草,一见高老头背上的高窈娘,神色瞬间变了:“快背进屋里来,她要喘不过气了。”
高老头咬紧牙关一路小跑,匆匆跟着古大夫从偏门进了别院。
古大夫就住在这三进宅院的最后一进,带着个花园,只要把跟前院连接的垂花门一封就是个独立的小院子,很是清幽,花园院墙上还有个偏门方便出入。
古大夫把人引到自己的诊室,示意高老头把呼吸越来越急促的小囡平放在榻上,急急取出金针对着膻中、定喘、天突等穴位稳扎下去,之后轻提慢捻好一阵调理,高窈娘终于透上气,原本憋得发青的小脸渐渐又红润起来。
不光高老头抹了一把汗,连俞善看了都暗舒一口气。
她建议高老头带人来看病,实在是对古大夫的医术有信心,可若是因为这一趟让这小囡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她又怎么过意得去呢。
古大夫给高窈娘细细诊了脉,又看了舌苔,甚至让她坐起来,叩了叩后背辩听声响,一番问诊之后,才对满脸期盼的高老头下结论道:
“医书有云,‘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名’,若喘气间喉中有声,则为哮症;我看这娃娃呼吸急促,咳喘不停,喉间又有痰,应为喘症;正所谓哮症必兼喘症,而喘症不必兼哮,这孩子运气好,只是单纯的喘症而已,虽然要花些时日调理,但是有得医治。”
高老头楞了半天,不知道有没有听明白,反而急切的追问道:“不是哮症?不是肺痨?”
古大夫确凿地摇头:“不是,只是先天不足,小儿喘症而已。若是精心养护着不犯病,长大了也能于常人无异”
俞善听了这一长串医证,琢磨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高窈娘应该是天生的心肺功能弱,得了小儿气管炎之类的病,还达不到哮喘的程度;虽然咳嗽得厉害,也不是什么痨病,真是万幸了。
毕竟哮喘哪怕是后世也是无法根治的麻烦病,而肺痨在这种药物水平的时代,没有特效的联合药物治疗,也堪称绝症了。
古大夫提笔刷刷写了张药方,又自顾自地在屋里转了一圈,就把药给抓齐了,五剂一提利落地捆好交给高老头:“三碗水煎成一碗,一共三十文。”
“三十文?”高老头激动的大叫一声:“五剂药三十文?”
俞善有些不高兴了,她是知道的,古大夫平时给村民们开药都是能省则省,若是自己采来的药里能凑齐药方,就少少的收上一些诊费,连药钱都不收了。
莫非这样高老头还嫌贵?俞善再一次后悔不该为了眼馋那看牛的本事招揽这姓高的老头,她打定主意一会儿直接让这祖孙俩下山。
没想到,高老头哆嗦着上前一把抓住古大夫的手:“神医,您不光是医术高明的神医啊,还是好心肠的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