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善见织房里人人都开始专心做活,满意的点点头,转身退出织房。
俞蔓跟着追出来,一脸的羞愧,无措的快要哭出来了:“善姐儿,要不我还是给你当织工吧。你信重我才把织坊交给我,我却没给你看好,连人都管不住。”
“这不能怪你,也是我没考虑周全。我以为这织坊的建立,于人于已都是件天大的好事,理当人人趋之若鹜,是我想得太天真了。”俞善见俞蔓熬的眼底都发青,之前好不容易养得有些红润的脸色又苍白起来,就知道她这些日子不好过。
俞蔓性子优柔,估计看自己整天忙得脚不沾地,也不好拿这些事来打扰自己,也不知道在心里煎熬了多久,于是俞善转移话题道:
“看韩娘子的衣着打扮都十分雅致,颇有品味,想要入她的眼可不容易。大姐不如帮我想想,咱们该给韩娘子带什么样的锦帕,除了锦帕,还能做些什么?”
这恰恰是俞蔓的专长,她的心思马上就被俞善带过去了,开始认真的思考起来:“咱们这杂色锦帕就是平纹锦,织起来简单,所以我有想过在花色上做文章,除了以前织的杂色,还可以挑出渐红、渐蓝、素白染墨等等,颜色由浅及深,或深浅交织,你看,就像这样。”
说着,俞蔓从袖中掏出一方锦帕,这四方锦帕的颜色十分特别,从一纯白小角开始,如同白纸上不小心滴了滴墨,顿时氤氲开来,渐渐变得黑白交织,最后演变成纯墨色的一方锦帕。
这是无师自通的高端版渐变色啊。
俞善接过来在手里翻来覆去端详许久,终于赞叹道:“论起配色的功力,我不如姐姐。”
对俞善来说,再造架改良织机都比设计这样一方锦帕要容易得多。
或许小俞善可以做到,可如今的俞善知道,论古人的审美,她不及俞蔓多矣,眼前这方小小的锦帕,看起来简单,却有种说不出的韵味蕴在其中。
似白纸与黑墨,似黑白围棋,又似清水濯墨,总之感觉很禅意。
俞善突然觉得,以俞蔓对色彩搭配的功力,若是她会画画,一定也会是个出色的画家。
这样想着,于是她开口问俞蔓:“大姐,你想学画吗?”
俞蔓一愣,遂笑着点了点俞善的鼻子:“你这丫头,又想到什么?整天脑子里鬼主意一个接一个的。”
她顿了顿,才笑着说:“大姐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会识几个数罢了,连笔都握不好,怎么敢肖想学画呢?”
原来不是不想,是不敢想啊。
俞善将这偶然间的念头记在心里,把锦帕仔细叠好递给俞蔓:“大姐,这方锦帕到时务必要带上,还有你之前说的那几个渐变色,都带上几方给韩娘子过目。其中,我觉得还可以在锦帕上做出流苏,你看就是这样……”
姐妹俩细细商量了许久才定下给韩娘子过目的样式。就等织坊的产量稳定下来之后,统计一个数目,俞善才好跟韩娘子商议每个月寄卖的分成和数量。
等俞善回到前院,发现今天俞信早早就从学堂回来,跟柳和昶两个人坐在书案前,一个提问,一个对答,竟是在复习功课。
一时间小小的院子里,竟也有了朗朗的读书声,俞善觉得这感觉还是挺新奇的。
于是她站着听了一会儿,就发现柳和昶不光提问能问到点子上,连对答也很少有错漏的地方,显然之前读书的时候,根基很扎实。
俞善也不知道柳和昶之前读过几年书,从窗口看去,他跟俞信两个小孩一问一答,乐在其中样子,看起来像个会读书的苗子,不禁有些可惜。
俞馨娘见俞善站在院子里张望了许久,有些担心她觉得柳和昶耽误了俞信读书,于是有些忐忑的上前对俞善说道:
“昶哥儿不懂事,怕是耽误了信哥儿读书吧,我去叫他出来。”
俞善赶紧拉住她:“他们哥俩一帮一,有问有答的,这样读书效果不是更好?不用打扰他们。”
俞馨娘见她神色间是真的不介意,这才稍稍缓和下来,也是满脸的痛惜:“昶哥儿小时也是五、六岁就开蒙了,我公公在世的时候,一直供他读书,一直读到十岁才缀学不读了。本来蒙师都说,再读上两年就能下场一试的,可惜他命不好,摊上那样一个爹。”
俞善想了想,问道:“小姑姑,我在织坊和庄子上都需要人,你想不想来帮我做活?”